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遵义县

遵义县

唐贞观十六年 (642) 改罗蒙县置,为播州治。治所即今贵州遵义市。北宋初废。大观二年(1108) 复置,为遵义军治。移治今遵义市西南。宣和三年 (1121) 废为砦。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 复置,为遵义府治。治所即今遵义市。1913年废府,遵义县属贵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1954年迁治南白镇,即今遵义县。


在贵州省北部、乌江中游。属遵义市。面积 4689.9 平方千米。人口131.8万。辖29镇、2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南白镇。汉置鄨县,属牂柯郡。晋改隶平夷郡。南朝梁废县。隋为牂柯郡地。唐贞观元年(627年)于此置恭水县,属郎州;十三年置播州,治恭水县;旋更恭水为罗蒙,十六年改为遵义县。唐末、五代之际废。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置遵义军,驻遵义县(今市南)。宣和三年(1121年)废遵义军,降遵义县为寨。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升遵义寨为遵义军。嘉定十一年(1218年)复以遵义军为寨。嘉熙三年(1239年)置播州安抚司。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复为播州,隶顺元路;二十六年改为播南路;二十八年置播州军民安抚司,后为宣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升播州宣抚司置播州宣慰司,改播州总管为播州长官司,为宣慰司治。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废播州宣慰司,置遵义军民府;废播州长官司,置遵义县,为府治。《宋史·地理志》:遵义县“以遵义寨为名”。清因之。1913年废府存县,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9年属遵义专区。1950年析城关置遵义市。1951年撤市入县,1952年复置遵义市。1956年迁县治南白镇。1958年撤县入市,1961年析出复置。1970年属遵义地区。1997年属遵义市。地处黔中山原丘陵北部,西北部有大娄山绵亘。河流众多。森林覆盖率13%。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玉米、小麦、油菜籽、烤烟,为省商品粮生产基地、油菜籽生产基地县和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县。农副土特产品有辣椒、茶叶、蚕茧、水果、杜仲、生漆、油桐、乌桕、五倍子等。矿产有煤、铁、锰、铝土、硅、镍、钼、钒、硫、磷、钾等。有酿酒、烤烟、发电、磷肥、农机、水泥等厂。鸭溪窖酒为省内名酒。鸭溪窖酒厂、乌江渡发电厂为国家二级企业。渝黔铁路纵贯县境。贵崇、遵尖、遵铜、马遵、遵茅、白黔等公路纵横县境。南缘乌江通航。古迹有皇坟嘴杨粲墓、流水堰杨辉墓、高坪杨氏墓群、子午山郑珍墓、青田山莫友芝墓、鱼塘黎庶昌墓、唐代海龙屯、板桥中寺、龙坑石牌坊等。纪念地有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红军烈士墓、娄山关红军抢渡乌江遗址。


猜你喜欢

  • 郑遨

    【生卒】:866—939【介绍】:唐末五代诗人。字云叟,避后唐讳而以字行。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人。唐末应进士试不第,入少室山为道士。后梁时居华山,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为友,时目为三高士。后唐天成中召拜左拾遗,不就。后晋天福四年(939)以谏议大夫召,辞疾不起,赐号逍遥先生。寻卒。遨工诗,多叙隐逸修道情事,时有忧时叹生之作。著有《拟峰集》二十卷,已散佚。《全唐诗》存诗十七首,联句一首。事迹见新、旧

  • 刘辅封右翊公。

    (《后汉书•光武帝纪》卷一下)

  • 鸠兹

    ①春秋吴邑。在今安徽芜湖县(湾沚)西北。《左传》襄公三年(前570):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即此。西汉置芜湖县。②即“龟兹”。 【检索鸠兹 ==>】 古籍全文检索:鸠兹     全站站内检索:鸠兹

  • 《王文公文集·贾昌明传》

    王文公文集原文: 贾昌明,字子明,其先南皮人。少则庄重谨密,治经章解句达,老师宿学,誉叹以为贤己。孙爽领国子监,一见待以公相,数言其学问当在人主左右。天禧元车,献文章,召试,赐同进士出身,除常州普陵县主簿。景估元年,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乃始置崇政殿说书,

  • 四十里堡镇

    在山东省沂水县东南部。面积126.3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四十里堡,人口 7055。据《王氏碑谱》和世传考证,该村元末建村,因时属莒县,早居者在此设驿站,距莒城40华里,故名四十里堡。1944年前后曾为莒县、沂东县辖区。1949年沂东县撤销为沂水县双泉区辖地。195

  • 谢廷讚

    字曰可,金溪(今属江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6)进士。未授官,即极论矿税之害。不久授刑部主事。上疏言阁员当补,台省当选,矿税当撤,皇太子冠婚、册立当速。诏令当信,持疏跪文华门,侯命逾时,帝震怒,遂削职为民。侨寓维扬,授徒自给,久之;卒。天启中,赠尚宝卿。

  • 潘之恒(1556—1621)刊行其诗集《东游篇》,“中多情语”。

    王世贞《潘景升东游诗小序》:“潘景升从余游,每见必出其所业,余因得以窥其进。而至岁之戊子秋,谒余于金陵右司马邸。是时,景升方与其侪偶相逐而角鸿都门之业,寻久不利,亟去。余时卒卒未暇叩。景升今年二月复游金陵,则益梓其近诗若干首,曰《东游篇》。盖景升家黄山白岳

  • 登楼

    源见“王粲登楼”。指汉末王粲避乱客荆州,思归,作《登楼赋》之事。泛指客游思乡。唐 杜甫《春日江村》诗之五:“群盗哀王粲,中年召贾生。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宋 陆游《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飨薄,终胜登楼忆故乡。”

  • 躬自菲薄

    躬自:自己,亲自。菲薄:微薄。亲身俭约。《文选.张衡〈东京赋〉》:“文又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李善注:“躬自菲薄,谓俭约。”南朝宋.范泰《旱灾未已加以疾疫又上表》:“陛下昧旦临朝,无懈治道,躬自菲薄,劳心民庶。” 偏正 菲薄,微薄。亲身俭约。南朝梁萧统《

  • 雁门郡

    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治所在善无县 (今山西右玉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曲、五寨、宁武等县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黄旗海、岱海以南地。东汉移治阴馆县 (今山西朔州市东南五十五里夏关城)。三国魏移治广武县 (今代县西南十里古城)。北魏属司州,太和中改属肆州,后周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