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万佛堂华塔

万佛堂华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座落在今北京房山县磁家务云蒙山南麓。塔内有辽道宗咸雍六年(1070)、寿昌七年(1101)题记,可证建于辽代。为现存典型的密檐式华塔。华塔,又作花塔,以塔上装饰有巨大的莲瓣,或密布佛龛,及塑雕狮、象动物等,远望塔似一束巨花而得名。唐时出现,元已绝迹,现存多为辽金遗物,仅数座,甚珍贵,学界对其名称与性质皆在进行研究。是塔为建筑年代较早的一座。塔基为一高大须弥座,塔身明显分为两部分,下部塔面刻出门窗,并有佛像、菩萨等,尚仿木结构形制雕饰斗拱,挑出塔檐。上部塔身似花,雕佛龛、佛像及诸类动物。全塔各部雕刻之精美,为国内所罕见,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 大司礼

    官署名。北周置。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建六官,于春官府置典命司,掌内外九族及玉帛衣服的礼制规格,并管理全国的僧道事务。北周初,改置大司礼。武帝保定四年(564)五月丁亥,又改为礼部。

  • 孙玺

    字廷信,代州(今山西代县)人。乡举。扶风知县。后知略阳。贼陷城,不屈死。赠光禄少卿。【生卒】:1465—1511【介绍】:明山西代州人,字廷信。举人。知扶风县。蓝廷瑞军自蜀攻陕,都御史蓝章以略阳为汉中要地,旧无城垣,命玺往筑城。工未毕而廷瑞军至,玺率僚属坚守,城破被杀。

  • 万佛堂华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座落在今北京房山县磁家务云蒙山南麓。塔内有辽道宗咸雍六年(1070)、寿昌七年(1101)题记,可证建于辽代。为现存典型的密檐式华塔。华塔,又作花塔,以塔上装饰有巨大的莲瓣,或密布佛龛,及塑雕狮、象动物等,远望塔似一束巨花而得名。唐时出现,元已绝迹,现存多为辽金遗物,仅数座,甚珍贵,学界对其名称与性质皆在进行研究。是塔为建筑年代较早的一座。塔基为一高大须弥座,塔身明显分为两部

  • 同卷,《晚晴》:“幽卧不知晴,墙稍见斜日。

    披衣起四望,天际山争出。光辉渚蒲净,意气沙鸥逸。避寇半九围,两脚不遗力。川陵各异态,艰险常一律。胡为作弧矢,前圣意莫诘。岂知百代后,反使奸尻密。腐儒徒叹嗟,救弊知无术。人生如归云,空行杂徐疾。薄暮俱到山,各不见踪迹。念此百年内,可复受忧戚。林水方翕然,放怀

  • 阿里不哥之乱

    蒙古贵族忽必烈、阿里不哥兄弟争夺帝位之战。元宪宗八年(1258),蒙哥汗率军攻宋,由其幼弟阿里不哥留守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翌年,蒙哥卒于军,时忽必烈统兵围鄂州,得阿里不哥争位消息,北归,于中统元年(1260)在开平(后称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即帝位。四月,阿里不哥闻讯,亦纠合部分蒙古贵族于和林西按坦河召开忽里尔台(族众大会),自立为帝,密约关中、陇、蜀等地蒙古将领响应。忽必烈任廉

  • 成果

    清朝将领。索伦人。乾隆二十三年(1758),以委章京侦卫拉特功,补侍卫。次年,迁副都统。三十三年(1768),率鄂伦春人300从大学士傅恒征缅甸,进攻老官屯。缅王被迫求和,遂随大军班师。三十八年(1773),从征金川,守三杂谷要地,以护大军后路。

  • 钱九陇

    【生卒】:?-638 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出身奴隶,以善骑射得李渊赏识,参与太原起兵,累功授右武卫将军,又从太宗破窦建德、王世充等,封郇国公。贞观初出任眉州刺史。谥勇。(,参见《新唐书》) 【介绍】: 唐湖州长城人,字永业。善骑射,高祖信爱之,常置左右。从平薛仁杲

  • 邪魔怪道

    犹邪魔歪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你看《禹贡》上面,何尝有一点这种邪魔怪道的话,他却实实在在把水治平了。” 见“邪魔外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68回:“你看《禹贡》上面,何尝有一点这种~的话,他却实实在在把水治平了。”

  • 押运同知通判

    官名。清置,掌督运粮船,管束运军,查禁迟延、侵盗、搀和等弊。由总漕与各省督抚共同选派。见《历代职官简释·押运同知通判》。

  • 王都

    本姓刘,小字云郎,中山陉邑(今河北定县)人。初被李应之收为养子,曾为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医病,受到信任,并收为义子,累官至行军司马、节度副使,典掌军府事务。后发兵杀处直,任节度使,仍保持割据状态。后唐明宗时谋叛,兵败被杀。(,参见《新五代史》)【生卒】:?—929五代时中山陉邑人。本名刘云郎。王处直收为养子。既长,狡佞多谋。总兵权,为节度副大使。处直欲立子郁,都遂杀处直。后唐庄宗同光中,授义武军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