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中医中药>中药材

山刺柏

《中药大辞典》:山刺柏

药材名称山刺柏

拼音Shān Cì Bǎi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柏科植物刺柏果实。根,秋冬采收。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刺柏,又名:刺松、短柏木、杉柏。

常绿乔木或灌木。小枝下垂,常有棱脊;冬芽显着。3叶轮生,线状披针形,长1.2~2.5厘米,宽1.2~2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有关节,不下延,上面稍凹,中脉微隆起,绿色,其两侧各有1条白色气孔带,较绿色边缘稍宽,两条白色气孔带在叶片之先端合为1条;下面有纵钝脊。球花单生于叶腋。球果近球形或宽卵形,长O.6~1厘米,径0.6~0.9厘米,成熟时淡红色或淡红褐色,有***,顶端有时开裂。种子通常3粒,半月形,无翅,有3~4棱脊。花期4~5月。果期次年10~11月。

生境分部生于向阳杂木林间,亦有栽培。分布于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台湾、湖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江西《草药手册》:"苦,寒。"

功能主治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治皮肤癣症,低热不退。"

复方治麻疹发透至手足出齐后,疹点不按期收没,身热不退:山刺柏根四至五钱,金银花藤、夏枯草各三至四钱。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刺柏

药材名称山刺柏

拼音Shān Cì Bǎi

别名叶如针、刺人、故称刺柏、刺松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刺柏的根及根皮或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

采收和储藏:根,秋、冬季采收,或剥取根皮;枝叶,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或灌木,高达12m。树皮褐色,枝斜展或近直展。树冠窄塔形或窄圆锥形。小枝下垂,常有棱脊,冬芽显着。叶全为刺形,3叶轮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2-2cm,稀达3.2cm,宽1-2cm,先端渐尖,具锐尖头,具锐尖头,上面微凹,中脉隆起,绿色,两侧各有1条白色、稀为紫色或淡绿色气孔带,气孔带较绿色边带稍宽,在叶端汇合,下面绿色,有光泽,具纵钝脊。球花单生叶腋。球果近球形或宽卵圆形,长6-10mm,径6-9mm,先端有时开裂,熟时淡红色或淡红褐色,被***或脱落。种子半月形,具3-4棱脊,近基部有3-4树脂槽。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中或成小片稀疏纯林。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性状心材含α-欧侧柏酚(α-thujaplicin),β-欧侧柏酚和香柏素(nootkatin)等。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主麻疹高热;湿疹;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治皮肤癣症,低热不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螃蟹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螃蟹七药材名称螃蟹七别名少穗鹿药、少穗花、铁拐子[西藏]来源百合科鹿药属植物管花鹿药Smilacina henryi (Baker) Wang et Tang,以根状茎和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温阳补肾,祛风除湿,活血祛瘀。用于阳痿,跌打损伤,风湿

  • 红升丹

    《医宗金鉴》卷六十二:红升丹药方名称红升丹处方朱砂15克雄黄15克水银3克 火消120克白矾30克 皂矾18克制法先将白矾、皂矾、火消研细拌匀,入大铜勺内,加火酒150毫升炖化,一干即起,研细;另将水银、朱砂、雄黄研细,至不见星为度,入消、矾末研匀。将阳城罐内壁用纸筋泥搪

  • 八宝散

    《简明医彀》卷八:八宝散药方名称八宝散处方牛黄、珍珠、琥珀、朱砂、雄黄、***、金箔、麝香、冰片。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疔如白泡轻,黄黑根紫,胀痛,头疼,寒热烦呕,指冷,狂躁,胸满,危急将死。用法用量金与银煎汤调下。注意戒谷味。摘录《简明医彀》卷八《普济方

  • 化瘀清散汤

    药方名称化瘀清散汤处方柴胡10克,葛根15克,丹参15克,杭菊15克,桑枝15克,丹皮12克,赤芍10克,红花12克,地龙12克,薄荷6克。功能主治化瘀清热。主瘀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李润民方

  • 茯苓琥珀汤

    《卫生宝鉴》卷十七:茯苓琥珀汤药方名称茯苓琥珀汤处方茯苓(去皮)琥珀白术各15克 洚泻30克滑石21克 木猪苓15克(去皮)甘草(炙)桂(去皮)各9克功能主治治下焦虚冷,小便数而短,昼夜约二十余行,脐腹胀满,腰脚沉重,不得安卧。用法用量上8味,共研为末,每服15克,用长

  • 谷实

    似指成年女性的阴道。《素女经》:“女子阴深……五寸曰谷实。”

  • 肺虚寒证

    指肺气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肺大肠经虚实寒热证治》:“肺寒虚,逆满,上气,咽中闷塞,寒从背起,口中如含冰雪,语无音声,舌本干燥,吐沫,唾血,不能饮食。”《圣济总录》卷四十八:“肺虚寒,咳嗽,下利,少气。”可伴见形体怯

  • 黄柏煎

    《圣济总录》卷三十:黄柏煎药方名称黄柏煎处方黄柏1两。制法上为末,入蜜3两和匀,慢火煎如稀(饣易)。功能主治伤寒后心热,口疮久不愈。用法用量每取少许含化,良久吐涎,1日3-5次,不拘时候;咽津亦得。胸中似有疮者,即用蜜酒调下2钱匕。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圣济总

  • 番石榴果

    药材名称番石榴果拼音Fn Sh Liu Gu别名拿(火巴)果、嗽叭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成熟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一般鲜用。原形态落叶乔木,高5-10m。树皮浅黄褐色,嫩枝四方形,具白色短毛,老则脱落;芽密被白色短毛。单

  • 冷痫

    病证名。又名冷涎呕吐。指泛吐痰涎,遇冷即发的病症。《证治要诀诸嗽门》:“又有中脘伏痰,遇冷即发,俗谓之冷痫。”见冷涎呕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