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中医中药>中药材

番石榴果

药材名称番石榴果

拼音Fān Shí Liu Guǒ

别名拿(火巴)果、嗽叭果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成熟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一般鲜用。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5-10m。树皮浅黄褐色,嫩枝四方形,具白色短毛,老则脱落;芽密被白色短毛。单叶互生,稀有轮生,矩圆状椭圆形至卵圆形,长5-12cm,宽3-5cm,揉之有香气,革质,先端圆或短尖,基部钝至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叶脉微凹或平坦,嫩时疏生短毛,下面浅绿色,疏生小腺体,密被短柔毛,主脉隆起,侧脉7-11对,亦隆起,斜出将近叶缘而弯曲;叫柄长4mm。花两性,腋生1-4朵;萼5片,绿色,卵圆形;花瓣白色,卵形,长2-2.5cm;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花丝白色,花药浅黄色,纵裂;雌蕊1,花柱长于花丝,柱头圆形,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数。浆果球形、卵圆形或洋梨状,长2.5-8cm,径3-5cm,果肉通常黄色,也有白色或胭脂红色。种子卵圆形,淡白色。花期5-8月。果期8-11月。

化学成分成熟果实中含有槲皮素(quercetin),番石榴甙(guaijaverin),没食子酸(gallic acid),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无色矢车菊素(leucocyanidin),维生素C(330mg%),并检出鼠李糖(rhamnose),木糖(xylose),核糖(ribose),阿拉伯糖(arabi-nose),果糖(fructose),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galactose),蔗糖(sucrose),缬氨酸(valine),丙氨酸(alanine),苏氨酸(threon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胱氨酸(cystine)。又含萹蓄甙(avicularin)。

药理作用1.降血糖作用:兔灌服25g/kg番石榴果汁,会使正常家兔的血糖值下降19%,而糖尿病家兔则下降25%,药效均在服药后4小时达最高,24小时内即恢复原来血糖值。

2.止血作用:从番石榴提取的并没食子酸给家免静注20mg/kg,可使平均凝血时间缩短51%。

性味味甘;涩;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涩肠止泻。主食积饱胀;疳积;腹泻;痢疾;脱肛;血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或研末;或生食,每次2-3枚,每日2-3次。

注意热毒血痢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泡

    药材名称紫泡拼音Z Pào别名栽秧泡、硬枝黑琐莓、覆盆子、红刺泡、黑托盘、多叶悬钩子来源蔷薇科紫泡Rubus foliolosus D. Don,以根、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性味根:苦、涩,平。果:甘、酸,微温。功能主治根:止泻痢,祛风止痛,清热利湿,消炎。果

  • 枳壳黄连汤

    《症因脉治》卷二方。枳壳、黄连、甘草。水煎服。治积热咳嗽,热结大肠者。

  • 野烟叶

    《中药大辞典》:野烟叶药材名称野烟叶拼音Y Yn Yè别名大王叶(《生草药性备要》),大黄叶(《岭南采药录》),土烟叶(《中国树木分类学》),假烟叶(《广州植物志》),石烟(《陆川本草》),臭烟(《闽南民间草药》)。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茄科植物茄树的叶

  • 官青方

    药方名称官青方处方苏梗1钱,杏仁3钱,苏子3钱,郁金3钱,前胡2钱,薄荷1钱,栀子1钱,连翘1钱,半夏2钱,海石1钱,瓜蒌3钱。功能主治咳嗽吐血不止,痰黄气结。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五

  • 崩砂口疳风

    病名。见《喉科泄秘》卷上,即崩砂疳口风。详该条。

  • 孙慎元

    【介绍】:见孙德润条。

  • 五爪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爪风药材名称五爪风拼音W Zho Fn别名五爪藤来源蔷薇科五爪风Rubus blinii Lev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性味苦,凉。功能主治舒筋活络,行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腓肠肌痉挛。用法用量5~8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

  • 筋挛

    证名。亦称筋瘛。指肢体筋脉收缩抽急,不能舒转自如。《灵枢刺节真邪》:“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搏于筋,则为筋挛。”多因感受外邪,或血少津亏,筋脉失于荣养所致。《张氏医通挛》:“《内经》言:挛皆属肝,肝主筋故也。有热有寒,有虚有实

  • 小柳拐

    《中药大辞典》:小柳拐药材名称小柳拐拼音Xio Li Gui别名山救驾(《陕西草药》)。出处《陕西草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探春的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半常绿灌木,高2~4米。根圆柱形,支根多扭曲,粗细不等,土黄或黄褐色,质坚硬。茎直立,多分枝,光滑。叶互

  • 川苦楝散

    药方名称川苦楝散处方木香30克(另为细末)茴香30克(拣净,用盐1匙,同茴香炒至黄色,去盐不用)川楝子30克(锉碎,用巴豆10个,微破皮,与川楝子一起炒黄,不用巴豆)制法上药为极细末。功能主治主瘢疝。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适量调下。摘录《医学发明》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