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张舜民

张舜民

北宋邠州(治今陕西彬县)人,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碇斋。治平进士。为襄乐令。曾上书反对王安石新法。元丰四年(1081),从高遵裕攻西夏,因作诗述及宋兵久屯失利情形,被劾,谪监郴州酒税。司马光当政时赦还,荐为监察御史。进秘书少监,使辽。加直秘阁,为陕西转运使。徽宗初,召为右谏议大夫,居职七日,上事六十章,极陈陕西之弊、河朔之困。坐元祐党人,谪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复为集贤殿修撰。喜论事,以敢直言称。工诗词,著有《画墁集》,今存八卷。


【检索张舜民 ==>】 古籍全文检索:张舜民     全站站内检索:张舜民

猜你喜欢

  • 王庭

    【生卒】:1607—1693 【介绍】: 清浙江嘉兴人,字言远,一字迈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广州府知府,官至山西布政使。所至以清惠廉洁称。有《秋闲诗草》、《秋闲三仕草》、《二西草》、《漫余草》。 【王庭作品 ==>】 

  • 嵹台山

    古山名。即西倾山。在今青海、甘肃、四川三省界上。《水经注河水》引《沙州记》:“(洮)水与垫江水俱出嵹台山。”

  • 大通监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置,治所在交城县(今山西交城县)。天圣元年(1023)改为交城县。明道二年(1033)复置,宝元二年(1039)属太原府。金废。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置,治交城县(今山西交城县西北西冶村)。属河东路。管东、西二冶烹炼之务。东冶在绵上县,西冶在交城县北山。金废。

  • 常调

    官制用语。宋朝判、司、簿、尉及其摄官,依不同出身、任数、考数、举主员数,是否流外,升转录事参军或下州令、录,称为常调。以此法升转之官,则称常调官。时有俗语说: “家常饭好吃,常调官好做”。宋制,吏部按正常制度对官员注授差遣,称为常调,即按照官员的不同官阶、出身、任数、考数、举主员数,逐级升任相应的差遣。其后历代均以循资任用官员为常调。

  • 辉光日新

    辉光:也作“晖光”。指修养、造诣。指修养和造诣,天天都有长进。《易.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主谓 指一个人在道德、学术、文艺等方面日有长进。语出《易经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唐韩愈《与崔群书》:“至于心所仰服,考之言行而无暇尤,窥之阃奥而不

  • 元徽

    叡子。起家通直郎,袭爵。东魏末,以谋杀高澄罪被杀。(21上/558)

  • 暮夜怀金

    见“暮夜无知”。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今浇竞之徒,凡至吏部打关节者,岂相见时纳贿耶? 尽是怀暮夜之金耳。”

  • 杨应奎

    明山东益都人,字文焕,号渑谷。官至知府。嘉靖中,以礼部侍郎丁忧致仕归,与石存礼、冯裕、刘渊甫等八人结诗社于北郭禅林。后汇集所作唱和诗为《海岱会集》。

  • 负任蒙劳

    谓担负重任,承受劳苦。《慎子.民杂》:“人君自任,而务为善以先下,则是代下负任蒙劳也,臣反逸矣。”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徒以无国会之故,代彼等负任蒙劳,凡百偾张,凡百丛脞,悉以诿卸于王之一身,彼等自处至安,而贻王以至危。” 并列 承担重任,蒙受

  • 也先

    1407—1454 又译额森、厄僧。明时瓦剌贵族首领。明敕书称为“瓦剌都总兵答剌罕太师淮王大头目中书丞相”。正统四年(1439),继父脱懽为太师。兼并蒙古诸部,并挟脱脱不花可汗北服乞儿吉思,西征中亚诸族,威震楚河、塔拉斯河一带;南破哈密,联结沙州、罕东、赤斤蒙古诸卫,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