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治所在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镇。宋大理废为阳城堡部。元至元十二年 (1275) 复为晋宁州,属中庆路。明、清属云南府。1913年废为晋宁县。②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改晋宁军置,治所即今陕西佳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吴堡、佳县、榆林、神木、府谷等县市地。二十四年 (1184) 改为葭州。(1)南诏时升晋宁县置,治今云南省晋宁县东北晋城镇。属善阐府。大理国时为阳城堡部。
官署名。北宋初年置,掌裁制衣服。太祖乾德四年(966),并归裁造院。
据《贩书偶记》卷一九。
(《魏志•武帝纪》卷一)
【生卒】:?—1730【介绍】:清湖北襄阳人。由行伍拔补云南督标左营把总,雍正时随张广泗镇压丹江苗民。后官至古州总兵。
同“金印如斗”。宋曾巩《戏书》诗:“黄金满籯要心计,大印如斗为身仇。”
在今新疆和田市西二十里约特干遗址。《魏书西域传》:于阇国“于阗城东三十里有首拔河, 中出玉石”。
原称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通称《虎门条约》或《虎门附约》。系《南京条约》的补充条款。清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日(1843.10.8)清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公使璞鼎查在广东虎门签订。凡十六款,另附《小船定例三款》。主要内容:(1)英
字赞宸。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巡抚唐绥祖之孙。荫生。历任宿虹、铜沛、襄河、外河同知,河南南汝光,山东运河道。一生政绩以治河为著。乾隆中,先后参与治理黄、淮、运河,推行放淤平险之法,开兰阳引河、仪封十六堡引河,修治铜瓦险工。引沁助卫以济运道。后以病归乡。 【唐
同“日饮亡何”。宋 苏轼《王巩屡约重九见访既而不至》诗:“老守亡何惟日饮,将军竟病自诗鸣。” 【检索亡何日饮 ==>】 古籍全文检索:亡何日饮 全站站内检索:亡何日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