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山王镇

山王镇

(1)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西北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4.7万。镇人民政府驻孜山王,人口1.8万。原为只有三户王姓的山村,后成集市,名三王集,后演变为山王集。1958年成立山王公社,1983年改为乡,1984年置镇。主产蔬菜、小麦、稻、大豆。有山王煤矿和轮窑、磷肥、水泥预制件、建材、饮料、大理石等厂。产优质矿泉水,豆腐有名。镇区沿八公山路西侧分布。大张铁路终点张楼站在镇东北。淮利公路经此。通公共汽车。(2)在四川省威远县北部。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山王,人口 1000。镇以驻地名,因山王庙而得名。1949年为山王乡,1958年改山王公社,1984年复名山王乡,1991年置山王镇。1992年两路、长岭二乡并入。主产豆类、花生、油菜籽、生猪等。有煤、铁、石灰石等矿产。有采煤、机制砖、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市属刘家洞煤矿、新店镇煤矿、山王镇焦厂驻此。自资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陆釴卒,年五十。

    《怀麓堂集》卷四三《明故中顺大夫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陆公行状》:“弘治某年卒,年五十而已。娶陈氏子爰,又娶张氏子赐。明年庚戌某月某日,葬于某山。公读书必究理道,涵泳往复,期于自得。为文章周慎雍裕,惟所欲言,终日不厌,亦不袭前人语。诗调高古,尽去秾艳。当所

  • 苏州府

    明初改平江路置,直属南京。治所在吴县、长洲县(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苏州、常熟、昆山、吴江、吴县等市县和上海市西北部地。明宣德后为应天巡抚治所。清为江苏省治。1912年废。明初改平江路置,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属江南行中书省。清辖境相当今江苏省苏州、常熟、昆山、吴江等市地。1912年废。明宣德后为应天巡抚治所;清为江苏省会。唐以后为丝织手工业中心。清盛时有织机三四千张,工人万余。

  • 泰然处之

    泰然:心绪安宁的样子。处:对待。形容对待困难或危急情况心情安定,态度从容或安然自得,毫不在乎。语本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 见“处之泰然”。陆星儿《达紫香悄悄地开了后记》:“~的十年,我认认真真地做了让我做的一

  • 萧彦

    【介绍】: 明宁国府泾县人,字思学,号念渠。隆庆五年进士。万历初官户科给事中。后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邓子龙所部兵变,彦调土、汉兵平之。进兵部右侍郎,总制两广军务。时日本侵朝鲜,尚书石星谓可令暹罗发兵捣日本。彦言暹罗去日本万里,安能飞越大海,请罢其议。卒谥

  • 相舍

    丞相、宰相的官邸, 指相府、或府中的办公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相府,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

  • 言提其耳

    言:语助词。 提着别人耳朵叮嘱。 表示恳切教诲。语出《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后汉书.杜林传》注引《东观记》:“尧远于汉,民不晓信,言提其耳,终不悦谕。”晋.葛洪《抱朴子.勤求》:“苟所不信,虽令赤松王乔,言提其耳,亦当指以为妖讹。” 述宾

  • 禾子涧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清光绪《昌平州志》卷5:“城西六十里禾子涧。”今仍名禾子涧。

  • 花蕊夫人宫词

    诗集。五代花蕊夫人撰。《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著录有《三家宫词》,内有花蕊夫人宫词一卷。明黄鲁曾编《编选四家宫词》、林志尹编《四家宫词》、佚名编《三体宫词》均有花蕊夫人宫词。汲古阁刊毛晋编《三家宫词》录《花蕊夫人宫词》一卷,《四库全书》本据之录写,《丛书集成初编》也据之排印。清康熙刻《宋诗钞初集》本录《花蕊夫人诗集》一卷,实为花蕊夫人宫词。

  • 绵 (緜) 水县

    ①东晋孝武帝时置,属东江阳郡。治所在今四川江安县。其后曾迁今江安县西。《宋书·州郡志》: “綿水令,何志晋孝武立。” 《旧唐书·地理志》 绵水县: “当绵水入江之口”,因以为名。南朝梁属泸州。隋大业三年 (607) 属泸川郡。唐武德元年 (618) 属泸州。北宋乾德五年 (967) 废入江安县。②东晋侨置,属西江阳郡。治所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南十余里。一说在今仁寿县西北清水乡。北周武帝时改为白水县。

  • 尚史

    书名。清李锴撰。七十卷。纪传体上古史。起自黄帝,迄于秦末。作者认为《史记》于春秋以前记载过于简略,其后虽有学者继司马迁从事《春秋》以前史事的研究,均未尽善。乃博采众说,仿马骕《绎史》之法,引用原文下皆注明出处。凡不同之说或有疑之点亦附录于后。每篇末缀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