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舍
丞相、宰相的官邸, 指相府、或府中的办公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相府,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
丞相、宰相的官邸, 指相府、或府中的办公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相府,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
官署名。明初吏部属部之一。洪武六年(1373) 始置,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十三年改设主事一人。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二十九年改称考功清吏司。
【介绍】:薛涛作。见《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蛟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至平
601—685 唐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字正则。少贫困好学,博涉文史。历官新安令、给事中、青州刺史。显庆五年(660),高宗攻高丽时,监海运,船覆免官。令白衣随军自效。龙朔元年(661),百济乱,率军合新罗兵败之。三年,百济引倭(日本)兵攻唐军,他与孙仁师等破之于白江口(今朝
见《方苞集集外文》卷一。《方苞集》附录邵懿辰《邵钞奏议序》:“《上元县志》称先生当官敷奏,俱关国计民瘼。今观《请定经制》等札子,煌煌巨篇,乃经国远谟,足与靳文襄公《生财》、《裕饷》诸疏并垂。余亦直抒所见,不肯一字诡随。生平端方严谔之概,可以想见。曩尝病《望
在今福建晋江市北。《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晋江县:玉澜浦在“府南四十里。汇灵源山东南诸澜之水趋于海”。
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八里。为太室之东南支。峰下为中岳庙,规制宏壮,庙中多宋、辽以来碑石。原在嵩山,唐中叶时徙至此。今庙为清代重修。
①唐永隆二年 (680) 析龚、蒙、象三州置,治所武郎县 (今广西平南县北马练瑶族乡)。辖境相当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及相邻的金秀瑶族自治县部分地。开元二十四年 (736) 改为羁縻州,建中元年 (780) 升为正州,北宋开宝四年 (972) 改为思明州。②北宋改思浪羁縻州置,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下琅附近。明分置上、下思朗州。唐永隆二年(681年)置,治武郎县(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寺堂)。辖境相
元元贞元年(1295)升太和县置,属吉安路。治所即今江西泰和县。明洪武初复降为县,改名泰和县。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太和县置,治今江西省泰和县。属吉安路。辖今江西省泰和县地。明初降为县,并改名泰和县。
明清吏部之处分制度。明朝定制,京察、大计之考察标准,通天下内外官计之,其目有八: 曰贪、曰酷、曰浮躁、曰不及、曰老、曰病、曰罢、曰不谨。清康熙十一年(1672)令以八法填注考语。后改六法之制,遂不用。明制对官吏中属于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罢软、不谨八种不正常情况者,分别给以处理,称为八法。清代八法指对于贪、酷、罢软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及才力不及者的处理规定,后去贪、酷两类,改为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