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姓氏起源>斛律

斛律

读音:hú lǜ

【源】 ①参卢之后有斛律氏,见《路史》(60,62)。②朔州斛律氏,本高车斛律部,道武时归魏,以部为氏(70)。斛律,代人,世为部落统帅,号斛律,因以为氏(7,12,17,27,60)。【望】 雁门(17,418)。【变】 ①后改为斛氏(60)。②《通鉴》作〔斛阿列〕(242)。【布】 北京有此姓(91)。【人】 斛律倍俟利,魏道光时率户内附,赐爵孟都公,其后子孙以部名为氏(21)。斛律礼备,唐时丁零人,吏部员外(242)。


现行罕见复姓。今北京有分布。当为汉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注引 《路史》云:“参卢后有斛律氏。”②郑樵则云:“代人,世为部落统帅,号斛律部,因为氏焉。”

北齐有斛律·平,朔州敕勒部人,济州刺史; 又有斛律·光; 唐代有斛律·昭庆。

猜你喜欢

  • 献玉和

    源见“和氏之璧”。指卞和。宋梅尧臣《送正仲都官知睦州》诗:“心中小宇宙,尤哂献玉和。”

  • 还淳返朴

    回复到人原来的朴实、淳厚的本性。唐.崔融《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洒以甘露,覆之庆云,制礼作乐,还淳返朴。”亦作“还淳反朴”。《梁书.明山宾传》:“山宾性笃实,家中尝乏用,货所乘牛。既售受钱,乃谓买主曰:‘此牛经患漏蹄,治差已久,恐后脱发,无容不相语。’买

  • 霞店镇

    即下店镇。在今福建厦门市西北三十六里城内。

  • 杜甫陷身长安贼中,写有诗《月夜》。

    五月,避乱于奉先,携家往白水,写有诗《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七月,自白水携家赴鄜州,有诗《三川观水涨二十韵》。八月,自鄜州赴行在,为乱军所俘。九月,作诗《哀王孙》。【月夜】吴瞻泰《杜诗提要》(台湾大通书局杜诗丛刊本)卷七:“怀远诗,说我忆彼,意只一层

  • 董文炳

    1217—1278 元真定藁城(今属河北)人,字彦明。董俊长子。太宗七年(1235),为藁城令,宪宗三年(1253),从忽必烈(世祖)灭大理;九年,又从攻南宋。中统二年(1261),世祖立侍卫亲军,以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三年,会诸军灭李璮,为山东东路经略使。至元三年(1266),代真定史氏两万

  • 南津港

    在今湖南岳阳市南五里。《清一统志 岳州府一》: 南津港 “西通洞庭,为泊舟之所。旁有堤”。

  • 禺邗

    即吴国。又作句吴、工吴。周太王子太伯、仲雍所建。初都蕃离 (一作梅里,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后迁都吴 (今江苏苏州市)。公元前473年为越所灭。

  • 取慮

    读音:Qiūlǘ【音】 亦音秋闾(Qiūlǘ)、陬闾(Zōulǘ)(60,62)。【源】 春秋时徐偃王之食邑取虑(故城在今江苏睢宁西南),因氏(6,7,12,60)。【布】 唐时临淮郡有此姓(6,7,1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音 ‘秋闾’; 一音 ‘陬闾’。《姓纂》: 徐偃王子食邑取虑,因氏焉。”《中国姓氏大全》、《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俱音qǔlǜ,姑兼收以备考。

  • 万川县

    ①北周改安乡县置,为万川郡治。治所即今四川万县市。同治《万县志》卷2:“万川亦以居群川所会为名。”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南浦县。 ②隋大业初改义招县置,属义安郡。治所即今广东大埔县。唐武德初废。 古县名。(1)北周改安乡县置,治今重庆市万州区。为万川郡治。隋开皇

  • 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見伯方鼎(2件,集成02160-02161)、伯簋(2件,集成03524-03525)、伯尊(集成05847)、伯卣(2件,集成05224-05225)、伯盉(集成09414),西周早期後段人,國族首領,名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