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皇后
【介绍】:
见长孙皇后。
【介绍】:
见长孙皇后。
唐.苏鹗《杜阳杂编》下:“(唐)武宗皇帝会昌元年,夫馀国贡火玉三斗……火玉色赤,长半寸,上尖下圆,光照数十步,积之可以燃鼎,置之室内,则不复挟纩。” 火玉,是一种会发光的美玉,至于“燃鼎”与“取暖”则似为假说。后因用为宝玉之典。 《幼学琼林》卷三“珍宝”:“
即傅阳川。《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历陵县: “傅昜山、傅昜川在南,古文为傅浅原。” 汉历陵县治所在今江西德安县东。“昜” 古 “陽 (阳)”字。 古水名。“昜”古“陽(阳)”字。“傅”或作“敷”;作“博”乃传写之误。《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历陵县:“傅昜山、傅昜川在南。”
《南史.顾欢传》:“欢独好学。……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授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燃松节读书,或然(燃)糠自照。” 南朝齐.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八岁读《孝经》、《诗论》,长大以后,更笃志好学,躬耕诵书,或燃节或燃糠皮以照明。后因以“燃松读书”用为
(《藐叟年谱》)
泛指宫庭藏书之所。唐王维《别綦毋潜》诗: “诏刊延阁书,高议平津邸。” ●《汉书 艺文志》: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 ‘朕甚闵焉! ’ 于是建藏书之策。”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 “刘歆《七略》: ‘外
官名。籍田为皇帝亲耕之田。《汉旧仪补遗》:“春始,东耕于籍田……百官皆从,皇帝执耒耜而耕,天子三推,三公五,孤卿十,大夫十二,士、庶人终亩。”西汉大司农所属有籍田令及丞,掌管皇帝亲耕的仪式与籍田的管理,以籍田所出的谷物作为祭祀天地宗庙的粢盛。东汉与魏省,晋武帝太始中复置,令丞各一人。东晋省,宋元嘉中又置,齐、梁陈均有令丞各一人,北齐于司农寺置“籍田署令丞”,见该条。
【介绍】:司空曙作。诗题一作《玩花与卫长林同醉》。当写于德宗建中年间贬为荆州长林(今湖北荆门)县丞时。卫象,中唐诗人,时为长林令。诗人借酒消愁,以贾谊为比,抒写鬓衰年迈又遭贬斥的悲愤心情。
泛指妇女。常含有轻视妇女柔弱无能的意思。语本《史记.留侯世家》:“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并列 泛指妇女。含有轻视妇女柔弱无能的意思。语本《史记留侯世家》:“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女子。”唐李翱《杨烈妇传》
元夕,王士禛、施闰章、吴雯、洪昇等访孙枝蔚,作踏歌之游。孙枝蔚《溉堂后集》卷二己未有诗《元夕早寝,施尚白使君、王贻上侍读同梅耦长、吴天章、洪昉思诸子过访,颇见怪讶,且拉之作踏歌之游,灯火萧然,败兴而返,因成二绝》,其二云:“踏歌朝士最能文,鸥鹭鸳鸯许作群。
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境松吉纳山。《元史 特薛禅传》: 太祖成吉思汗谕按陈弟册曰: “阿剌忽马乞迤东,蒜吉纳秃山、木儿速拓、哈海斡连直至阿只儿哈温都、哈老鲁等地,汝则居之。” 古山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北松吉纳山。蒙古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分赐按陈弟册阿剌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