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诗词古文>草/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和赏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的网友点评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白居易选入课本的一首诗,当时才16岁,成了传之千古的经典作品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

赏析

cǎo fù dé gǔ yuán cǎo sòng bié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lí lí yuán shàng cǎo, yī suì yī kū róng.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yě huǒ shāo bù jìn, 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yuǎn fāng qīn gǔ dào, qíng cuì jiē huāng chéng.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yòu sòng wáng sūn qù, qī qī mǎn bié qíng.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注释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词大意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野火烧不尽,遇到春风吹拂它又生长起来。
远芳侵古道,阳光照耀下的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边远的城市。
又把王孙去,心中充满象茂草一样的离别情意。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