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诗词古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和赏析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栏杆 一作:阑干)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网友点评

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将任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任了一介小官,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一说此词为孝宗乾道四年至六年(1168年—1170年)辛弃疾在建康任通判时所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虽然出语沉痛悲愤,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激昂慷慨的,表现出辛词豪放的风格特色。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

赏析

shuǐ lóng yín dēng jiàn kāng shǎng xīn tíng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chǔ tiān qiān lǐ qīng qiū, shuǐ suí tiān qù qiū wú jì.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yáo cén yuǎn mù, xiàn chóu gōng hèn, yù zān luó jì.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luò rì lóu tóu, duàn hóng shēng lǐ, jiāng nán yóu zǐ.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bǎ wú gōu kàn le, lán gān pāi biàn, wú rén huì, dēng lín yì.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lán gān yī zuò: lán gān
(栏杆 一作:阑干)
xiū shuō lú yú kān kuài, jǐn xī fēng, jì yīng guī wèi? qiú tián wèn shě, pà yīng xiū jiàn, liú láng cái qì.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kě xī liú nián, yōu chóu fēng yǔ, shù yóu rú cǐ! qiàn hé rén huàn qǔ, hóng jīn cuì xiù, wèn yīng xióng lèi!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译文注释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诗词大意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年秋天没有关系。
远望远方眼睛,献愁供恨,玉簪螺形发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没有人会,登临意。
(栏杆做一次:栏杆)
休劝说鲈鱼鱼片能力,尽西风,张翰归未?求田问房子,怕会羞于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就像这样!请什么人叫去,红巾翠袖,擦英雄泪!*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