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义愤填膺

义愤填膺

    膺,胸。胸中充满了由正义而激起的愤怒。原作“愤气填膺”,后亦作“义愤填胸”。出自唐文宗之语。唐文宗,名李昂(829-840年),唐穆宗第二子。大和元年(827年)在宦官王守澄等人支持下即皇帝位。即位后曾重用李训、郑注等人,希望能铲除宦官,整理朝政。但大和元年(835年)十一月,由李训、郑注等发动的旨在清除宦官的“甘露之变”遭到失败,宦官反倒乘机大杀朝官,并完全控制了唐文宗的行动。十二月,唐文宗至紫宸殿,便对宰相说道:“我每想到贞观、开元之时,再看到今日之事,就常常会胸中充满愤怒。”

【出典】:

    《旧唐书》卷17下《文宗本纪下》563页:“上曰:‘我每思贞观、开元之时,观今日之事,往往愤气填膺耳。’”

【例句】:

    清·李海观《岐路灯》76回:“国家第一要忠臣,义愤填胸不顾身。”


主谓 膺,胸。正义的愤怒充满于胸中。语本《旧唐书·文字纪下》:“我每思贞观、开元之时,观今日之事,往往愤气填膺耳。”周梅森《沦陷》:“那时他们这帮热血男儿们忙着爱国,整日借集会演说,支援国军,根本没功夫搓麻将,看老伍陪太太搓,还~地骂他‘不知亡国恨,只爱搓麻将。’”△用于由非正义的行为所引起的愤怒。→悲愤填膺 怒发冲冠 怒气冲天。也作“义愤填胸”。


猜你喜欢

  • 張莫

    读音:Zhāngmò景颇族姓氏。属载瓦支系,相传为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后或改为单姓“张”,盖取张莫之首音,谐以同音之汉姓“张”而得。见 《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 辉北县

    1929年改海龙县置,属辽宁省。治所即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海龙镇。1945年划归安东省。1947年复为海龙县。 旧县名。晋冀鲁豫边区太行解放区设。1947年由河南省辉县北部析置。以位县北得名。1948年撤销,仍并入辉县。

  • 陵水

    ①即今山西临县湫水河。《水经河水注》:“河水又南,陵水注之。水出陵川北溪,南径其川,西转入河。” ②亦作菱水、溧水。即古之中江。在今江苏溧阳市。《史记范睢列传》: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 《索隐》: “刘氏云,陵水即栗水也。” ③在今广东

  • 杞人愚

    源见“杞人忧天”。谓多此一举,无事自扰。元 袁桷《潘孟阳上书不报归里作五咏》之一:“昊天有正命,伤哉杞人愚!” 【检索杞人愚 ==>】 古籍全文检索:杞人愚     全站站内检索:杞人愚

  • 十二生肖

    亦称十二属相。十二种用作纪年标志的动物,与纪年的十二地支相配属,多用于记录人的生年,故名。昂完整的配属,最早见于汉王充《论衡物势》:“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禽牛;未禽羊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

  • 右游击率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属官,统禁军游击士,负责皇帝临朝及出行的侍卫。下设右游击率中士、右游击倅长下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洪赵联合县

    旧县名。太岳抗日根据地设。1945年由山西省洪洞、赵城二县同蒲路以西地区析置。以二县首字为名。1949年撤销,并入洪洞、赵城二县。

  • 乐都侯国

    西汉置,属北海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

  • 灞桥风雪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相国郑綮善诗。……或曰:‘相国近有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 灞桥,在陕西长安东。唐昭宗的宰相郑綮很会做诗。有人问他最近写诗了吗?他说:我的诗思在灞桥风雪中的驴子上,此处哪能写诗呢?后以喻诗的意

  • 戴霜履冰

    形容不怕寒冷,奔波于外。晋 葛洪《抱朴子.勖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并列 形容不怕天寒地冻,在外奔波。晋葛洪《抱朴子勖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怀黄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