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張莫

張莫

读音:Zhāngmò

景颇族姓氏。属载瓦支系,相传为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后或改为单姓“张”,盖取张莫之首音,谐以同音之汉姓“张”而得。见 《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猜你喜欢

  • 初九日,张穆(1805—1849)卒于京师,年四十五。

    何秋涛《㐆斋文集序》称:“生平沉酣典籍,摄英摛华,发为诗古文辞,雄深奇肆,迥绝流辈。又工于草隶,每书所作,世人识与不识,皆争宝藏之。”祁寯藻《序》:“道光间有以文学名都下者,曰平定张石舟先生。……海内名俊,咸想望风采。”“及长,程春海司农许其得汉学渊源。既

  • 棠阴听讼

    谓光明正大地办理政事。宋陆游《严州到任谢表》: “憩棠阴而听讼,期无坠于家声; 及瓜戍而代归,尚少酬于君赐。” 参见:○甘棠遗爱 【检索棠阴听讼 ==>】 古籍全文检索:棠阴听讼     全站站内检索:棠阴听讼

  • 罗家山

    在今江西遂川县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龙泉县: 罗家山 “在县北百五十里,地名罗团,西接上犹县界。广数十里,高数百仞。昔有罗姓居其下”。

  • 六峰山

    在今安徽贵池市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7贵池县:六峰山“有六峰竞秀”。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城西侧。海拔约180米,有龙头、凤尾、龟背、芙蓉、冲霄、鹤立等六峰。有诗曰:“一山圆如蒟,跗萼环诸峰。峰峰削青黛,簇簇金芙蓉。”山中有明正德间建北帝庙,清代建六峰宝

  • 刘孝孙

    【生卒】:?—约642【介绍】:唐代文学家。荆州(今属湖北)人。弱冠知名,与虞世南、蔡君和、庾抱等登临山水,结为文会。隋大业末,为王世充弟杞王辩行台郎中。唐武德初,为虞州录事参军。召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贞观六年(632),迁著作佐郎、吴王友。十五年(641),迁吴王府谘议参军。寻迁太子洗马,卒。孝孙工诗善文,著述颇富。据《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载,编有《古今类聚诗苑》三十卷、《事始》

  • 丰城龙剑

    同“丰城宝剑”。金 元好问《赠答平阳仇舜臣》诗:“沧海骊珠能几见,丰城龙剑不终藏。”丰,一本作“酆”。 【典源】 晋王嘉《拾遗记》卷十:“昔吴国武库之中,兵刃铁器,俱被食尽,而封署依然。王令检其库穴,猎得双兔,一白一黄,杀之,开其腹,而有铁胆肾,方知兵刃之铁

  • 不绝如带

    同“不绝如线①”。《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卷盦《〈蔽庐丛志〉序》:“比来尘网荆榛,偏弦奏响,国学陵迟,不绝如带。” 见“不绝如缕”。明茅坤《〈韩文公文钞〉引》:“魏晋以后,宋、齐、梁、陈迄于隋唐之际,孔子六艺之

  • 赵怀玉就医吴门。

    既愈,过桐乡与金德舆共游杭州。据赵怀玉《收庵居士自叙年谱略》卷上。

  • 红七军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广西右江流域建立的革命军队。全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1929年秋,由中国共产党人掌握的桂军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共1千余人,从南宁开赴右江流域,与当地壮族人民,特别是与壮族农民协会、壮族农民赤卫军配合。于12月11日举行※“百色起义”,宣布成立红七军,共7千余人,其中多壮族子弟兵,由邓斌(即邓小平)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兼红七军政治委员,张云逸任军长,韦拔群(壮族)任第三

  • 四门学博士

    即“四门博士”。学官名。见“四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