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司马光《训子孙》

司马光《训子孙》


司马光

原文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而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为人父祖者,莫不思利其后世,然果能利之者鲜矣。何以言之?今之为后世谋者,不过广营生计以遣之,田畴连阡陌,邸肆跨坊曲,粟麦盈囷仓,金帛充箧笥,慊慊然求之尤未足,施施然自以为子子孙孙累世用之莫能尽也。然不知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自于十数年中,勤身苦体以聚之,而子孙以岁时之间,奢蘼游荡以散之,反笑其祖考之愚,不知自娱,又怨其吝啬无恩于我而厉之也。

夫生生之资,固人所不能无,然勿求多余,多余希不为累矣。使其子孙果贤耶,岂疏粝布褐不能自营,死于道路乎?其不贤也。虽积金满堂室,又奚益哉?故多藏以遗子孙者,吾见其愚之甚。然则圣贤不预子孙之匮乏耶?何为其然也,昔者圣贤遗子孙以廉以俭。

译文

    有德行的人都是从俭朴中培养出来的。俭朴就会减少欲望,君子少欲就不会被外物役使,就可以正道直行;小人少欲就能自谨其身,节约费用,远离罪过,使家庭丰裕。所以说:俭和德同时并存。奢侈就会有过多的欲求,君子欲求过多就会贪图富贵,乱道招祸;小人欲求过多就会贪求浪费,使家庭破败,便自身丧命,这样他们做官必然接受贿赂,住在乡野必然成为盗贼,所以说:奢侈是最大的罪恶。

做长辈的没有不想为后代谋福利的。但是真正能给后代带来福利的实在太少,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为后代谋福利的人,只不过广泛地经营生计来留给后代,他们已经有田地阡陌相连了,有住宅商店横跨街坊,有满仓的粟麦,有满箱的金银布匹,心里还是感到不满足,不肯停止营求,喜悦自得地认为这些财物子子孙孙累世都用不完了,但他们不知道用仁义方正的品行去教诲子女,用礼仪法则来治理家庭。这样自己通过十几年勤劳幸苦聚积得来的财富,子孙却会在一年的时间内奢侈淫靡、游乐放荡而把它们用光,还反过来嘲笑祖先们的愚蠢,说他们不知道自己娱乐,又怨恨祖先原先过于吝啬,对他们不恩宠,过于严厉。

人所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固然不可缺少,但不要追求过多,过多就会成为牵累。假如他的子孙真的贤能,难道粗粮粗布者不能自己经营生计却因饥寒死于道路吗?假如他的子孙不贤能,即使积累了满屋黄金,又有什么好处呢?所以储藏过多财物而留给子孙的人,我觉得他太愚蠢了。那么,难道圣人就不管子孙的贫困了吗?我要说:过去那些圣贤留给子孙的是廉洁、俭朴的优良品德。



猜你喜欢

  • 鲸波怒浪

    犹惊涛骇浪。清 昭槤《啸亭续录.端午龙舟》:“乾隆初,上于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于福海中,皆画船箫鼓,飞龙鷁首,络绎于鲸波怒浪间。” 见“鲸波鳄浪”。清昭梿《啸亭续录端午龙舟》:“乾隆初,上于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于福海中,皆画船箫鼓,飞龙鹢首,络绎于~间。”

  • 清滩镇

    北宋置,属昌元县。在今四川荣昌县北普润乡 (青滩场)。

  • 绿萝山

    在今湖南桃源县南十五里。下有潭。《水经沅水注》: 沅水 “东带绿萝山,绿萝蒙幂,颓岩临水,实钓渚渔咏之胜地,其迭响若钟音,信为神仙之所居”。《道书》 以为第四十二福地。

  • 下邽县

    秦置。治今陕西渭南市北下邽镇东南。《汉书地理志》应劭注曰:“秦武公伐邽戎,置有上邽,故加下。”师古曰:“取邽戎之人而来为此县。”西汉属京兆尹。东汉初废,桓帝时复置。西晋属冯翊郡。北魏避太武帝拓跋珪讳,改名下封县,移治雄霸城(今下邽镇东南)后废入莲芍县。西魏

  • 性恶论

    荀子的人性学说。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突出反映在他的《性恶》篇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有“疾恶”、“好利”、“耳目之欲”、“好声色”等先天本性,故人性恶。古者圣王为防止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制定礼义制度以矫正人之性,故有礼义产生。指

  • 唐庚

    字子西,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举进士,为宗子博士。张商英荐其才,除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坐贬,安置惠州。遇赦,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归蜀,途中病卒。善文,通晓世务,作《名治》、《察言》及《内前行》诸篇,为时人所赞誉。尚有文集二十卷。 【生卒】:

  • 案事编

    书名。清末沈祖燕辑。不分卷。记沈氏奉命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查办湖南永绥厅苗民起事,及三十三年查办云南中缅边界有关领土主权、安南建筑铁路凌辱华工两案的始末。多为辑举两案公牍,兼及被罢革诸员的罪责和有关判词。其中对英、法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西南边疆的有关情事记述

  • 经书换白鹅

    《晋书.王羲之传》:“(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此事又见唐何法盛《晋中兴书》。晋.王羲之喜欢养鹅,故有以书写经书换鹅的故事。后以此为雅相交往酬答的典故。唐.韩愈《石鼓歌》:“羲之俗书趁姿

  • 议令史

    官名。东汉末年置,曹操丞相府属吏。诸曹如东曹、西曹、法曹等皆设。官名,东汉末曹操为丞相时为相府属吏,东曹、西曹、法曹皆置,掌谋议。

  • 李巂

    明湖广华容人,字邦杰。宣德七年举人。正统中补都察院司务,历南京兵部员外郎,出知河南彰德府。禁约诸王,使毋扰民,又黜贪官。成化初进山西布政使右参政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