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潜
北齐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初为贺拔胜开府行参军,继任高澄大将军府西阁祭酒。天保初,除中书舍人、左民郎中。因讥议魏收《魏书》,遭禁,后为中书侍郎。乾明元年(560),为扬州道行台左丞,迁合州刺史,转任扬州刺史。在淮南十三年,免除烦杂征税,镇抚有功。武平三年(572),征为五兵尚书。旋返回扬州,次年,被陈将吴明彻所俘,后囚死于建康(今江苏南京)。
【检索卢潜 ==>】 古籍全文检索:卢潜 全站站内检索:卢潜
北齐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初为贺拔胜开府行参军,继任高澄大将军府西阁祭酒。天保初,除中书舍人、左民郎中。因讥议魏收《魏书》,遭禁,后为中书侍郎。乾明元年(560),为扬州道行台左丞,迁合州刺史,转任扬州刺史。在淮南十三年,免除烦杂征税,镇抚有功。武平三年(572),征为五兵尚书。旋返回扬州,次年,被陈将吴明彻所俘,后囚死于建康(今江苏南京)。
【生卒】:542—607 【介绍】: 隋僧。博陵饶阳人。俗姓王。少俊朗,通诗书,明《周易》,善卜筮。二十一岁从定州昙静律师出家。从师至五台山及邺都求道进益。后隐林虑山净国寺。研习《华严》、《十地》、《维摩》、《棱伽》等诸经。文帝开皇初入京讲经,从之受业者千余人。声
官名。乡官。春秋齐国置。掌闾门开闭。《管子立政》:“置闾有司,以时开闭。闾有司观出入者,以复于里尉。凡出入不时,衣服不中,圈属群徒不顺于常者,闾有司见之,复无时。” 【检索闾有司 ==>】 古籍全文检索:闾有司 全站站内检索:闾有司
1840—1896 清浙江萧山人,祖籍山阴(今绍兴)。初名润,字伯年,号小楼。幼从父学画。曾在笺扇庄任职。后拜族叔名画家任熊、任薰为师。中年以后寓居上海,卖画为生,为人真率不修边幅。所作师承陈洪绶、华喦、朱耷,擅花鸟、山水、人物。所画题材极为广泛,风格清新酣畅,技法
【生卒】:410—453 【介绍】: 南朝宋东海郯人,字孝源。宋武帝外孙。幼孤,为武帝宠爱。累官秘书监,加散骑常侍,为范晔谋反所累,将致大辟,其母会稽公主素为宋文帝所尊礼,以武帝微时所纳布衣掷地,谓“此是我母为汝父作,今有一顿饱食,便欲残害我儿子!”由是得免。寻迁
《韩非子.内储说上》:“应侯谓秦王曰:‘王得宛叶、蓝田、阳夏,断河内,因梁、郑,所以未王者,赵未服也。駞上党在一而已以临东阳,则邯郸口中虱也。’” 战国时,范睢曾向秦昭王建议出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将其比为“口中虱”,言其易被吞并。后因战事失利,睢自请免相。
据黄宗羲《弘光实录钞》卷三、计六奇《明季南略》卷七。
西夏所置十二监军司之一。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西南狼山隘口(一说在今甘肃山丹县北龙首山)。元改置兀剌海路。
即今广西岑溪县之义昌江。《舆地纪胜》卷109 藤州: 皇华江 “在镡津县”。《方舆纪要》卷108岑溪县: 皇华江 “在县城南。有二源: 一出县北中西乡; 一出连城乡,合流经县北十里皇华山下,因名。南流经县东,折而西,至容县入于绣江”。
秦置,属桂林郡。治所即今广东四会市。《寰宇记》卷157:“四会者,东有古津水,南有浈江,西有建水,北有龙江,四水俱臻,因以为名。”汉属南海郡。南朝宋元嘉中改属绥建郡。隋属南海郡。唐武德五年(622)为南绥州治, 贞观八年(634)改为浈州治,十三年(639)改属广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改属端州,重和元年(1118)属肇庆府。元属肇庆路。明、清属肇庆府。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
读音:Lí【源】见《姓苑》(60,62)。由黎姓所改(60)。【变】一作莉(60)。【布】四川武胜有此姓(321)。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 《姓苑》: ‘淮南有䔧姓。’ 一云: 当即黎姓所改。又, 或作莉。”《姓氏词典》注“藜”云: “又作 ‘䔧’ ……”是“䔧”或作“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