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朱竹君先生传》

《朱竹君先生传》


姚鼐

朱竹君先生传

姚鼐

原文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与其弟石君珪,少皆以能文有名。先生中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进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以过降级,复为编修。

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林院贮有《永乐大典》,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请开局使寻阅,且言搜辑之道甚备。时文正在军机处,顾不喜,谓非政之要而徒为烦,欲议寝之。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与文正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四库全书馆自是启矣。先生入京师,居馆中,纂修《日下旧闻》。   

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先生顾不造谒,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文襄大憾。一日见上,语及先生,上遽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文襄默不得发,先生以是获安。其后督福建学政,逾年,上使其弟珪代之,归数月,遂卒。

先生为人,内友于兄弟,而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辄复掩之。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晨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学强识不衰,时于其间属文。其文才气奇纵,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备,所欲言者无不尽。尤喜小学,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皆未就,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姚鼐曰:余始识竹君先生,因昌平陈伯思。是时皆年二十馀,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其志诚伟矣,岂第欲为文士已哉!先生与伯思,皆高才耽酒。伯思中年致酒疾,不能极其才。先生以文名海内,豪逸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中焉。先生暮年,宾客转盛,入其门者,皆与交密,然亦劳矣。余南归数年,闻伯思亦衰病,而先生殁年才逾五十,惜哉!当其使安徽、福建,每携宾客饮酒赋诗,游山水,幽险皆至。余间至山中崖谷,辄遇先生题名,为想见之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译文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和他的弟弟石君珪,年少时都以会写文章而出名。先生乾隆十九年中进士,授官编修,后升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因过降级,又重为编修。

先生起初受到诸城刘文正公赏识,被认为是疏朗俊伟奇特之士。后来到安徽,遇到皇上下诏搜求散佚的书籍,先生上奏说翰林院著有《永乐大典》,里面有很多当世见不着的古书,请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搜寻校阅,并且陈述的搜集方法也十分完备。当时刘文正在军机处,却不高兴,认为不是紧要的政事而徒增烦恼,打算建议让这事停下来,而唯独金坛文襄公认为先生的奏议很好,跟刘文正坚决争执,最终采用先生的意见上奏给了皇上,四库全书馆从此启动了。先生进入京城,住在馆中,纂修《日下旧闻》。不久,文正去世,文襄任四库馆事务总裁,特别看重先生。先生却不去拜访,还不时因主持馆中事跟他的意见抵触,文襄感到十分遗憾。一天见到皇上,谈及先生,皇上便称许朱筠学问文章远超别人,文襄默然不能发话,先生因此而安然无事。其后督理福建学政,过了一年,皇上派他弟弟珪接替他,回来几个月,就去世了。

先生为人,在家与兄弟友善,而在外喜好交游。称赞别人的好处,唯恐没有说到极致;若有过错,就总是掩饰。后进之士多因他的称许而得名。先生房中从早到晚不曾没有客人,整日整夜跟客人饮酒谈笑,博学强记却不衰减,还时常在这期间写文章。他的文章才气新奇豪放,对于义理、事务、情态,无不具备,想要说的话无不穷尽,尤其喜爱小学(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当学政时,遇到贤能的生员,跟他们说话谈论就好像同辈人一样,劝别人为学要先从识字开始,语意诚恳殷勤,离去之后人们都爱戴思念他。他想要写的书都没有写成,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姚鼐说:我开始认识竹君先生,是靠了昌平陈伯思的关系。当时都二十几岁,聚在一起慷慨激扬纵论时事,相互磨练探讨学问,志向实在伟大啊,哪里只是要作一个文人学士而已呢!先生与伯思,都是卓越人才而沉溺饮酒。伯思中年因酒致病,不能完全发挥他的才华。先生以文章名扬海内,豪放俊逸超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微中和一些。先生晚年,来访宾客更为繁盛,入了他门的,都跟他密切交往,这样也就很劳累了。我回到南方这几年,听说伯思也衰老病重了,而先生去世时年纪才过五十,令人痛惜啊!他在安徽、福建任上时,常常带领宾客饮酒赋诗,游玩山水,幽深险要处都到过。我间或来到山中崖谷,便遇见先生题名,是可推想而知的啊。

《朱竹君先生传》    姚鼐《朱竹君先生传》    

猜你喜欢

  • 花枝人面

    源见“人面桃花”。指艳丽的桃花。宋张先《少年游.井桃》词:“花枝人面难常见,青子小丛丛。韶华长在,明年依旧,相与笑春风。”

  • 翩跹起舞

    见“翩翩起舞”。 【检索翩跹起舞 ==>】 古籍全文检索:翩跹起舞     全站站内检索:翩跹起舞

  • 市舶提举司

    即“市舶司”。 【检索市舶提举司 ==>】 古籍全文检索:市舶提举司     全站站内检索:市舶提举司

  • 文券

    ①债券。南朝梁萧宏在建康(今江苏南京)有专供借贷钱物之邸舍数十处,借钱者以田宅、邸店作为抵押,悬上文券。期迄,萧宏即驱券主,夺其田宅。②买卖契约。东晋、南朝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时所立字据,率钱一万,输估四百入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 【检索文券 ==>】 古籍

  • 琼州起义

    清光绪年间海南琼州汉、黎族人民的起义。光绪四年八月(1878.9)琼州道(今海南省)汉、黎族数千人举行武装起义。在清军镇压下,次年退入山区。至光绪十年,万州(今万宁)、崖州(今三亚)、陵水、乐东、琼山、定安等地汉、黎族在林开信领导下先后进行武装反抗。十一年黄邹保又率众

  • 世业镇

    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西北部、扬子江中。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二十三圩,人口 1200。原名胭脂洲、泗叶青沙洲。清乾隆年间太傅阮元改名世业洲,取意为其世代家业。1949年为世业乡,属高资区。1958年改世业公社,1983年复乡,1999年置镇。产稻、小麦、油菜

  • 刘愿

    【介绍】:唐代小说家。生卒年、籍贯不详。撰《知命录》一卷,凡二十事,《宋史·艺文志五》小说家类有著录,已佚。《古今说海》有《知命录》一则,出《玄怪录》,是否《知命录》佚文或伪托,不能确定。事迹见《文献通考·经籍考》引《直斋书录解题》。

  • 英雄气短

    谓有才志者因遭受困厄或沉溺于儿女私情而丧失进取心。明.陈汝元《金莲记.量移》:“伤秋赋寂寥,多病成迤逗。吹笛谁家,惹得双眉斗,英雄气短偏憔瘦。”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国破》:“风凄凄天地悲,云惨惨山河变,儿女情英雄气短。”亦作“英雄短气”。《聊斋志异.马介

  • 阿鲁忽

    ?—约1265 察合台汗国可汗。察合台孙。阿里不哥叛忽必烈,使代*倭耳干纳,主察合台汗国政事,借以征送兵械军粮,并阻断波斯钦察兵援助忽必烈。及至别失八里,取得察合台汗国统治权,拥兵十五万。不久,叛阿里不哥,被阿里不哥击败,退至撒麻耳干。会忽必烈军至阿勒台,阿里不

  • 亮禄

    【生卒】:?——1802姓伊尔根觉罗。满洲正红旗人。初袭轻车都尉世职,授官云南协领。历官游击、副将,至云南开化镇总兵。嘉庆初年,曾打败白莲教义军于河南宝丰翟家集。嘉庆七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