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陵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东。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第六子桢封为楚王,驻江夏县(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死后建陵寝于此。继有庄、宪、康、靖、端、愍、恭诸王均葬于此。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东。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第六子桢封为楚王,驻江夏县(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死后建陵寝于此。继有庄、宪、康、靖、端、愍、恭诸王均葬于此。
源见“龙阳泣鱼”。喻受宠幸。宋周必大《杨廷秀秘监万花川谷中洛花甚多光荣俚语叙谢》诗:“共船不妒龙阳钓,警乘犹疑洛渚飞。”
【生卒】:1567—1641 【介绍】: 明江西临川人,字大士。家贫力学,与同里艾南英等以时文名天下。一日能作制艺二、三十首,所作多至万篇。崇祯三年为举人,七年举进士,年已六十八,旋授行人卒。有《太乙山房集》等。 【陈际泰作品 ==>】
字希哲,号枝山,又号枝指生,长洲人。弘治壬子举人,除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有《怀星堂集》《野记》。陆粲《祝先生墓志铭》:“母徐氏大学士武功公女。先生少颖敏,五岁作径尺字,读书一目数行下。九岁能诗,有奇语。既天赋殊特,加内外二祖咸当代魁儒,耳濡目染,不离典
《纲鉴易知录》卷七五:“遣端明殿学士郑允中及童贯使辽。童贯既得志于西羌,遂谓辽亦可图,因请使辽以觇之。乃以郑允中充贺辽主生辰使,而以贯副之。或言:‘以宦官为上介,国无人乎?’帝曰:‘契丹闻贯破羌,故欲见之,因使觇其国,策之善者也。’遂行。”
【生卒】:314—366东晋僧。河东林虑人,或曰陈留人,字道林,世称“林公”、“支公”。俗姓关。少任心独往,尝于馀杭山沉思道行。年二十五出家。游京师,为当时名士所激赏。后隐郯,居山,与王羲之、谢安等游。晋哀帝曾请其赴京都建康讲《道行般若经》。善草隶,好作诗。又好养鹰马,自云“爱其神骏”。善谈玄理,注《庄子·逍遥游》,有见解。著《即色游玄论》,主张“即色是空”,创般若学即色义。今有辑本《支遁集》。
宋.林逋(林和靖)山园小梅诗之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千古传为咏梅佳句。林诗原描写梅花的香味与姿态,后“暗香疏影”遂为梅花的代词。亦作“疏影暗香”。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四回:“两个站在小桥上,疏影暗香,自甘清冷,屋后山冈积雪如银,背着手玩赏。”宋.姜夔〔暗香〕词序:“辛亥(1191)之冬,予载雪诣石湖(范成大)。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
为盐场。在今四川乐山市南二十里牛华镇。产井盐。民国设场知事。
晋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字士言。逖异母兄。性至孝,少孤贫,常自炊养母。平北将军王敦辟为从事,转尚书三公郎,累迁太子中庶子。历官多所驳正,有补于时。后为中护军、太子詹事,封晋昌公。以洛下将乱,避地东南,丞相司马睿引为军咨祭酒。好弈,王隐说其废弈纂史以自强
【介绍】: 清山东胶州人,以字行,号木庵。平日究心经世武备诸书,创造军械,妙合古制。尝试守莱州卫阃府,所制炮车,流传后世。乾隆间卒。 【宋若士作品 ==>】
①商、周地名。春秋为晋邑。即今河南获嘉县。《左传》:文公五年(前622),“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宁”。杜注:“宁,晋邑,汲郡修武县也。”《韩诗外传》卷3:周武王伐纣,“勒兵于宁”, 因名修武。秦置修武县于此。 ②江苏南京市的简称。因隋代以后历为江宁县及江宁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