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五月,史官记武王克商至凯旋诸事而作《武成》。

五月,史官记武王克商至凯旋诸事而作《武成》。

伏生所传二十八篇《今文尚书》《武成》,孔壁本《古文尚书》逸十六篇有此篇。《孟子·尽心下》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既评《武成》,复引其逸句。《汉书·律历志》引录了其中的四段共十四句:“惟一月壬辰旁死霸,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于征伐纣”、“粤若来三月既死霸,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庙”、“翌日辛亥,祀于天位,粤五月乙卯,乃以庶国祀馘于周庙”。凡此皆足证尝有《武成》流传。郑玄说:“《武成》逸书,建武之际亡(《尚书·武成》孔疏引)。”其实并未亡失,《汉书·律历志》所引《武成》文皆见于《逸周书·世俘》。陈逢衡《逸周书补注》云:“《世俘》旧亦有《武成》之目矣,惟今本《世俘》‘壬辰’讹作‘丙辰’,‘癸巳’讹作‘丁巳’,兹特据以改正,则非第与《三统》合,而于《书·武成》时日亦无水乳矣。”顾颉刚《<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与评论》《世俘》《武成》有相同之处,认为是一书二名,犹如《吕氏春秋》《功名》一作《由道》《用众》一作《善学》,并且举出了许多证据证明《世俘》为西周初期的文献,其实即原《武成》《文史》第二辑)。《史记·殷本纪》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已而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命南宫括、史佚展九鼎保玉。命闳夭封比干之墓。命宗祝享祠于军。乃罢兵西归。行狩,记政事,作《武成》。”《书序》云:“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以此知《武成》之作,在克殷后西归时,其作者当为史官。据《汉书·律历志》所引《武成》记载,武王在五月乙卯日“以庶国祀馘于周庙”,则《武成》当作于是年五月。孔传本《古文尚书》中之《武成》系晋代晚出之书。

猜你喜欢

  • 焚山

    汉.刘向《新序》卷七《节士》载:春秋时晋国的贵族介子推,是跟随晋文公流亡国外的功臣之一。文公返国后赏赐群臣,没有赏到他。介子推不愿乞求封赏,便携老母隐居于绵山。“文公使人求之,不得,为之避寝(独居。含自责之意)三月,号呼期年。《诗》曰:‘逝将去汝,适彼乐郊

  • 避朝歌

    《汉书.邹阳传》:“邹阳于狱中上书吴王曰:‘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底厉名号者不以利伤行。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晋.晋灼注:“纣作朝歌之音。朝歌者,不时也。”唐.颜师古注:“朝歌,殷之邑名也。《淮南子》云:‘墨子非乐,不入朝歌。’”古人十分重视不以名损德,曾子因里名胜母,就不进去;墨子由于地名叫朝歌,便回车避而不入。后因用作坚持清白操守的典故。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

  • 燕处危巢

    源见“燕巢于幕”。喻处境危急。清 筱波山人《爱国魂.勤王》:“怕只怕临安颓厦如燕处危巢。”见“燕处焚巢”。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勤王》:“怕只怕临安颓厦如~。”【词语燕处危巢】  成语:燕处危巢汉语词典:燕处危巢

  • 沈越

    明南京(今属江苏)锦衣卫人,字中甫,又字韩峰。嘉靖进士。授罗田知县,改平江。后任山东道御史。谪开州通判。历卫辉推官、德安同知。著有《嘉隆两朝闻见纪》、《麓村诗》、《草新亭漫稿》。 【检索沈越 ==>】 古籍全文检索:沈越     全站站内检索:沈越

  • 北阻卜部

    又作阻卜九部或达旦九部,辽北境部族,当即蒙元史料所载之克烈部。天赞三年(924),耶律阿保机西征,抵古回鹘城,尽复阻卜诸部。其后时服时叛,至辽统和中始完全征服,分置诸部节度使辖之,统于西北路招讨司。统和二十二年(1004)于其境建镇州、维州、防州三城,驻军镇戍,移民居住屯垦,并以镇州(今蒙古国布尔根省哈达桑之东青托罗盖古城)为西北路招讨使治所。北阻卜部酋领驻地在今鄂尔浑河上游古回鹘城(今蒙古国后杭

  • 索头水

    即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隆化县境之伊逊河。《水经·濡水注》: 索头水 “北出索头川,南流,径广阳侨郡西,又南流注于濡水”。即此。

  • 大都路都总管府

    见“大都留守司”。

  • 酌古斟今

    谓斟酌古今之事,互相参照。明 杨慎《词品.填词用韵宜谐俗》:“此词连用数韵,酌古斟今,尤妙。”亦作“酌古参今”。清 冯桂芬《邵步青医学三书序》:“步青先生著有《四时病机温毒病说》,重订《万氏女科三书》,发挥经旨,无奥不显,酌古参今,易施于用。” 并列 斟酌古今

  • 殷州

    ①北魏孝昌二年 (526) 置,治所在广阿县(今河北隆尧县东十二里旧城乡)。辖境相当今河北隆尧、内丘、临城、柏乡、高邑、宁晋、赵县、元氏、赞皇、栾城等县地。北齐天保二年 (551) 改为赵州。②北魏置,治所在城阳郡城阳县 (今河南泌阳县南)。隋开皇初废。③南朝梁太清元年 (547) 改北扬州置,治所在丹杨郡 (今河南沈丘县)。东魏武定六年 (548) 复改为北扬州。④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

  • 杳杳

    ①昏暗貌。韦应物《冬夜》:“杳杳日云夕,郁结谁为开。”②幽远貌。柳宗元《早梅》:“欲为千里赠,杳杳山水隔。”③渺茫。许浑《韶州驿楼宴罢》:“檐外千帆背夕阳,归心杳杳鬓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