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于神明中求之耳。

于神明中求之耳。

《养一斋诗话》卷一:“辋川唱和,须溪论王优于裴,渔洋论裴、王劲敌吾以须溪之言为允。”《岘佣说诗》:“辋川诸五绝清幽绝俗,其间‘空山不见人’、‘独坐幽篁里’、‘木末芙蓉花’、‘人闲桂花落’四首尤妙,学者可以细参。”除《辋川集》中与裴迪唱和诸作外,王维辋川之诗尚夥。陈铁民《王维年谱》(《王维集校注》附录)云:“维之蓝田山居,盖供母奉佛持戒之用,非为己隐居习静而营,他自得蓝田山居至天宝十五载陷贼前,除一度因丁母忧离职外,一直在长安为官。他有时较长时间住在辋川,有时又较长时间离开辋川,《辋川别业》云:‘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可证。”本年前后至天宝十五载之间,王维居辋川时所作诗计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赠裴十迪》《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赠裴迪》《登裴迪秀才小台作》《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游感化寺》《辋川闲居》《积雨辋川庄作》《戏题辋川别业》《归辋川作》《春中田园作》《春园即事》《山居即事》《山居秋暝》《田园乐七首》《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蓝田山石门精舍》《山中》《别辋川别业》《辋川别业》《秋夜独坐》等(据《王维集校注》卷五“辋川之什”)。诸诗作年不可确考,并附于此。其中多有名作。《山居即事》《唐诗评选》卷三评曰:“八句景语,自然含情,亦自齐、梁来,居然风雅典则。俗汉轻诋六代铅华,谈何容易!”《山居秋暝》《唐诗评选》卷三评曰:“凡使皆新,此右丞之似储者。”《田园乐七首》是一组六言绝句其六“桃红复含宿雨”一首最称佳作,《诗人玉屑》卷一九引黄升《玉林诗话》评曰:“六言绝句,如王摩诘‘桃红复含夜雨’及荆公‘杨柳鸣蜩绿暗’二诗,最为警绝,后难继者。近世惟杨诚斋《醉归》一章:‘月在荔枝梢上,人行豆蔻花间。但觉胸吞碧海,不知身落南蛮。’雄健富丽,殆将及之。”《瀛奎律髓》卷二三:“右丞有六言《田家乐七首》。‘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按此是该诗后两句),举世称叹。”《养一斋诗话》卷五:“或问六言句法,予曰:王右丞‘花落家童未扫,鸟啼山客犹眠’,康伯可‘啼鸟一声村晚,落花满地人归’,此六言之式也。必如此自在谐协方妙,若稍有安排,只是减字七言绝耳,不如无作也。”《秋夜独坐》“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向称名句,《诗筏》评云:“‘枫落吴江冷’,‘空梁落燕泥’,与摩诘‘雨中山果落’,老杜‘叶里松子僧前落’,四‘落’字俱以现成语为灵幻。”《葚原诗说》卷一:“写景之句,以工致为妙品,真境为神品,淡远为逸品。如‘芳草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沈佺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同上)……皆逸品也。”《养一斋诗话》卷三:“一唱三叹,由于千锤百炼。今人都以平澹为易易,知其未吃甘苦来也。右丞‘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其难有十倍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者。到此境界,乃自领之,略早一步,则成口头语,而非诗矣。”

猜你喜欢

  • 耳闻眼睹

    见“耳闻目睹”。元秦简夫《东堂老》楔子:“老夫~,非止一端,因而忧闷成疾。”

  • 崔鸣吾纪事

    书名。明崔嘉祥撰。一卷。记嘉靖、隆庆、万历间浙江海盐一带民事、风俗,尤详于倭乱及当地抗倭斗争。 【检索崔鸣吾纪事 ==>】 古籍全文检索:崔鸣吾纪事     全站站内检索:崔鸣吾纪事

  • 𣲗水

    源出陕西岐山县东北��谷,东南流至扶风县西、岐山县东入雍水,又东南汇入渭水。入雍以后,雍水亦兼称��水。 【检索

  • 庾肩吾

    南朝梁新野(今属河南)人,字子慎。擅吟咏,工书法。初为皇太子萧纲常侍。及开文德省,以其子信与徐摛子陵充学士。侯景乱梁,武帝死,纲即帝位,授度支尚书。时景矫诏使赴江州,说当阳公萧大心举州降,因逃入建昌界。久之方得至江陵(今湖北荆州)。历江州刺史,封武康县侯。旋

  • 黄复圭

    【介绍】: 元饶州安仁人,字君瑞。博学,与张仲举、危太朴以诗鸣于江右,顺帝至正间死于兵祸。 【黄复圭作品 ==>】 

  • 频峒隘

    在今广西靖西县东南岳圩镇 (频峒隘)。《清一统志镇安府》: 频峒隘 “在归顺州东南六十里。……接越南高平府界,有兵防守”。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东南。清时设兵驻防。

  • 农家

    战国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主张“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其代表人物为许行。据《孟子·滕文公上》载,许行是一位研究传说中神农氏学说的学者,楚国人,有门徒数十人,都穿着粗麻织成的衣服,以打草鞋、织席为生。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反映了战国时农民的一种理想。战国时农家总结农业生产经验而保存到现在的,有《管子》的《地员》等篇及《吕氏春秋》的《

  • 元譿

    谳弟。位至直阁将军,卒。(21上/545)

  • 面面相觑

    觑:看。指相互对看。形容惊惧或束手无策的样子。《五灯会元.怀安军云顶海鹏禅师》:“毕钵岩中,面面相觑。”《水浒传》一七回:“众做公的都面面相觑,如箭穿雁嘴,钩搭鱼腮,尽无言语。”《儒林外史》四三回:“那船上管船的舵工,押船的朝奉,面面相觑,束手无策。”鲁迅

  • 典兵中郎

    官名。西晋置。皇帝出行时,督摄仗卫,在五时车后。或亦随军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