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公主
唐宪宗第十七女。长庆元年(821)嫁回鹘崇德可汗,册为仁孝端丽明智上寿可敦。回鹘发一万骑出安西,一万骑出北庭,拒吐蕃而纳公主。入其境,自建牙帐。会昌元年(841)回鹘败亡,黠戛斯得公主,遣达干十人奉之归唐,途中为回鹘乌介可汗所劫,南渡碛。三年唐军破乌介可汗,迎以归。后改封安定公主,领长公主号,为之置府。
【检索太和公主 ==>】 古籍全文检索:太和公主 全站站内检索:太和公主
唐宪宗第十七女。长庆元年(821)嫁回鹘崇德可汗,册为仁孝端丽明智上寿可敦。回鹘发一万骑出安西,一万骑出北庭,拒吐蕃而纳公主。入其境,自建牙帐。会昌元年(841)回鹘败亡,黠戛斯得公主,遣达干十人奉之归唐,途中为回鹘乌介可汗所劫,南渡碛。三年唐军破乌介可汗,迎以归。后改封安定公主,领长公主号,为之置府。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东北。岩画位于花山临江一面岩壁上。面宽120米,高30米,呈赭红色,有各种图像267个。以人物图像最多,间有马、狗、铜鼓(圆形图像)、刀、剑等。风格和形象与左江流域各岩画相同。为花山风景名胜区主要组成部分。
据《小浮山人年谱》。
①即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西南玉贤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汉阳县(今武汉市汉阳区)西南有李家集。 ②即今湖北新洲县西北二十六里李集镇。旧属黄冈县。清光绪《黄冈县志》卷24《兵事》:同治三年(1864)九月,捻军由黄陂“至县属之仓子埠、李家集、汪家集、新洲等处”。
【介绍】:见窥基。
元书法家,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回回人。先世本西域人。入中原后,寓居吴中。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进士,善书法。
读音:zhèng dí【综】 《汉书·艺文志》有正狄子一篇(21)。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称:《汉书·艺文志》 有 《正狄子》 一篇,未详其他。
读音:Zhōnglěi【源】 汉时刘向为中垒校尉,支孙以官为氏,见《风俗通》(6,7,12,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据《风俗通》云: “刘向为中垒校尉,支孙氏焉。”“以官为氏。” 系出刘姓。
【生卒】:454-511 字叔令,骏子。举秀才至京都。李冲、李訢皆重其才学。孝文帝初,为尚书主客郎,接待南使。迁员外散骑侍郎。宜武帝时,位至征虏将军,益州刺史。善于绥抚,处事干练果断,颇得羌,氐等部信服。后别置益州,宣领州改称南秦。卒於州。(,参见《北史》) 【生卒
刘耕孙之弟,为常宁州儒学正。农民起义军攻陷湖南后,常宁长吏弃城逃走,他坚守一年,死之。 【介绍】: 元茶陵州人,字长吾。刘耕孙弟。以国学生下第,授常宁州儒学正。红巾军进入湖南,常宁长吏弃城走,地方人士请焘孙为主城守,一年后以无外援败死。 【刘焘孙作品 ==>】
《斜川集》卷一《五色雀和大人韵》:“神雀来何琮,飞鸣自为徒。尊卑有定分,众色敢乱朱。与公作信念,襘禳陋桃符。南迁不见棚,屡集升平乌。翩然自灵物,岂惟眷庭梧。年来翟公门,寂寞谁与娱。瓜田岂故侯,环堵真前儒。虽知非天穷,险阻殆切肤。海南夷僚窟,安得此异雏。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