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夏
指僧尼安居一夏九旬,期满散去。张籍《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定知巡礼后,解夏始应回。”齐己《新秋霁后晚眺怀先公》:“山中应解夏,渡口有行僧。”
指僧尼安居一夏九旬,期满散去。张籍《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定知巡礼后,解夏始应回。”齐己《新秋霁后晚眺怀先公》:“山中应解夏,渡口有行僧。”
战国时楚人。楚顷襄王时,齐、韩、魏共攻燕,燕求救于楚。他奉命将兵往救。中途不救燕而攻魏,取雍丘(今河南杞县)予宋。三国罢攻燕之兵。魏与齐截楚军退路时,复以计使齐与魏相猜疑,齐引兵去,魏军失援夜遁,楚师遂得归。事见《战国策燕策三》。 【检索景阳 ==>】 古籍全文
即“笔写契”(1883页)。
亦名赤壁山。在今湖北武昌县西南金口镇南。《方舆纪要》卷76江夏县:赤壁山在“城东(按,应为西)南九十里。一作赤圻,亦曰赤矶。俗以为周瑜破曹操处,误也”。
字雨民。姓瓜尔佳。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初年进士。历官镶红旗满洲副都统,先后总督云贵、湖广、陕甘等处。乾隆中,以甘肃巡抚赴巴里坤督理军饷,请改军粮为二成本色,八成折色;改革河南、云南、贵州营制;请招民垦木垒土地,皆得准行。卒后谥勤毅。 【生卒】:?—1771 【介绍
①官署名。隋大业三年(607),于四方使署下置,初名交市监,掌与周边各族及外国商人贸易,长官为监、副长官为副监。唐贞观六年(632)改隶少府监,并更为此名。每监置监一员、丞一员、价人四员,掌交易马驼驴牛等事,凡购买边民马匹,由所隶州府申闻于上,太仆寺差官吏受领印记
安徽省第二大湖,跨湖北、安徽两省交界处。在湖北省黄梅县和安徽省宿松县境。为古长江变迁形成的河迹洼地与跨今长江两岸古彭蠡泽经解体后的残迹湖。由龙、感两湖组成。20世纪50年代建闸,控制湖水外泄入江,成为水库型湖泊。与大官湖相连,纳凉亭、二郎、黄梅、荆竹和梅川诸
源见“广武叹”。慨叹世无英雄,使庸人得志。唐 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沈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 【检索呼竖子 ==>】 古籍全文检索:呼竖子 全站站内检索:呼竖子
1757—?清代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出生于森格雄地方。从格西喜饶旦增受戒出家。10岁以夏茸身份入隆务大寺经院学习。20岁从江龙赤干受近圆戒。曾任时轮经院教长,密宗学院法台,整修密宗佛殿。嘉庆十四年(1809),任磋庆大会堂堪布。勤奋修持,不分昼夜,遵守戒律。著有《马头明王法》和《时轮金刚自诵法》等。
按,《后汉书•马严列传》卷二十四谓“及帝崩,窦太后临朝,严乃退居自守,训教子孙”,马融时年十岁,当在受父训教之列。
光州言:秘书监致仕丁谓卒。王曾闻之,语人曰:“斯人智数不可测,在海外犹用诈得还。若不死,数年未必不复用斯人,复用则天下之不幸可胜道哉!吾非幸其死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