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铜驼
借指对危亡局势的痛心忧虑。清洪亮吉《宗志简祠》诗: “梦里铜驼余涕泪,望中铁骑敢经过。刘琨祖逖应同传,末了忠心尚枕戈。” 参见:○荆棘铜驼
【检索梦里铜驼 ==>】 古籍全文检索:梦里铜驼 全站站内检索:梦里铜驼
借指对危亡局势的痛心忧虑。清洪亮吉《宗志简祠》诗: “梦里铜驼余涕泪,望中铁骑敢经过。刘琨祖逖应同传,末了忠心尚枕戈。” 参见:○荆棘铜驼
1117—1177 南宋崇庆晋原(今四川崇州)人,字清叔。绍兴进士。为隆州判官,摄绵州,救荒成绩卓著。提点成都路刑狱兼提举常平,发仓粮赈灾。改知兴元府,访知和籴病民,特为奏免。徙仓部员外郎、四川总领。淳熙三年(1176),与制置使范成大计议,改四川和籴为官籴,前后三年,奏
官名。清末陆军部之职官。宣统二年 (1910) 设,俱以正参领 (正三品) 以次军官充之,无定员。驻札各省,掌调查各省军人、军事之情况,以报告本部。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殷浩)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后以“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人家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野叟曝言》一一八回:“明用故事,却暗翻前局,方不是拾人牙慧。”张天翼《新生》:“逸汉先生只会拾人牙慧。” 述宾 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
即今安徽淮河支流北淝河。源出自今安徽涡阳县龙山西北,东南流经蒙城、怀远及蚌埠市北,至五河县西南入淮。《明史地理志》 怀远县:“淮水经两山峡间,有北肥水入焉。”
即《干王洪仁玕亲笔供状》。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于清同治三年(1864)九月被俘后写于江西南昌。详述洪秀全起义经过,记录太平天国兴衰、自己的战略思想以及与清军作战经过,并表明自己心志:“只法文丞相”,“得失生死,付之于天。”为太平天国重要史料。 【检索洪仁玕自述 ==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四:“宋武帝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微时伐荻新洲,见大蛇长数丈,射之,伤。明日复至洲里,闻有杵四声,往视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合散敷之。’帝曰:‘王神何不杀之?’答曰:‘刘寄奴王者不死,不可杀。
金置,属宁河县。在今甘肃和政县境。
①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临江。《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 宝积山 “在当涂县采石山北。其山古有取铜坑一所,宝积之名取此”。 ②北宋置,属宜州。在今广西河池市西。《舆地纪胜》 卷122宜州: 宝积监 “自河池而西五十里,坑户穴地深五十丈, 取矿入炉, 炼成银
大风起来,乌云蒸腾。比喻事物迅猛兴起,声势浩大。《史记.太史公自序》:“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亦作“风兴云蒸”。《后汉书.冯衍传》:“风兴云蒸,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 并列 大风吹起,乌云蒸腾。比喻事物
【介绍】:张籍作。诗作描写夏日闲居情形。前三联写多病煎药、草长虫飞,已是一片悠然;末联则述向往隐居之情。笔触轻淡,意味隽永。潘德舆称赞此诗“绝似乐天”(《养一斋诗话》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