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仁玕自述
即《干王洪仁玕亲笔供状》。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于清同治三年(1864)九月被俘后写于江西南昌。详述洪秀全起义经过,记录太平天国兴衰、自己的战略思想以及与清军作战经过,并表明自己心志:“只法文丞相”,“得失生死,付之于天。”为太平天国重要史料。
【检索洪仁玕自述 ==>】 古籍全文检索:洪仁玕自述 全站站内检索:洪仁玕自述
即《干王洪仁玕亲笔供状》。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于清同治三年(1864)九月被俘后写于江西南昌。详述洪秀全起义经过,记录太平天国兴衰、自己的战略思想以及与清军作战经过,并表明自己心志:“只法文丞相”,“得失生死,付之于天。”为太平天国重要史料。
据《雷塘庵主弟子记》。
唐代瓷窑。窑址传在今四川大邑,又称蜀窑。产品胎质坚薄,烧结致密,釉质细致洁白,在蜀中风靡一时,杜甫有《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赞之。但确切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检索大邑窑 ==>】 古籍全文检索:大邑窑 全站站内检索:大邑窑
轻:轻视。 文人互相轻视,从古以来如此。语出三国.魏文帝《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一》:“夫文人相轻,从古而然,而一时巨擘,皆左袒敛衽。”清.胡文焕《历代诗话考索》:“文人相轻,自古皆然。昌黎之文,不能置一辞,转而诋其诗,且造作言语,以毁其行。”也单引〔文人相轻〕。宋.杨万里《答陆务观郎中书》:“古者文人相轻,今不相轻而妒焉。”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再论“文人
读音:tǔ mén代北姓,后改为门氏。(见《魏书·官氏志》)
比喻文辞气势磅礴,跌宕起伏。明 陈汝元《金莲记.偕计》:“龙浮马负之图,已曾抉奥;鳌掷鲸吞之句,无不深研。”亦作“鳌掷鲸呿”。清 宋荦《漫堂说诗》三:“至于杜之海涵地负,韩之鳌掷鲸呿,尚有所未逮。” 并列 形容文句气势雄伟,起伏跌宕。明陈汝元《金莲记》:“龙浮
①隋开皇初改和州置,治所在伏流城(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六里陆浑村)。四年(584)移治汝原县(今河南汝州市)。大业二年(606)改为汝州。三年(607)改为襄城郡(治所汝原县亦改为承休县)。唐武德四年(621)又改为伊州,贞观元年(627)治所承休县改为梁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汝州市及汝阳、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属官,掌田里之政令,主持均田制的执行。下设司均中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宋大理改石桑郡置,属威楚府。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市西。元代废。
读音:zuò【音】 又音昨(Zuó)(17)。【源】 ①相传帝喾之臣柞卜之后有柞氏,见《姓考》(17,62)。②柞卜为古邑,当以邑为氏,见《路史》(60,62)。③周时官名,《周礼》夏官之属,掌管草木及林麓(80)。或以官为氏。【布】 四川成都、辽宁沈阳等地均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沈阳、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柞,柞卜邑。是柞以邑为氏。”
南齐置,治所在今贵州水城县境。后废。南朝齐置,治今贵州省水城县境。辖境相当今贵州省六盘水、水城等市县一带。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