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篑
比喻事关大局的某一环节。唐太宗《伤辽东战亡》诗: “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防身岂乏智,殉命有余忠。” 参见:○功亏一篑
【检索一篑 ==>】 古籍全文检索:一篑 全站站内检索:一篑
比喻事关大局的某一环节。唐太宗《伤辽东战亡》诗: “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防身岂乏智,殉命有余忠。” 参见:○功亏一篑
源见“漱石枕流”。指隐居山林。明 汤显祖《游碧涧同外父》诗:“童子春年戏,孙公漱石情。” 【检索孙公漱石 ==>】 古籍全文检索:孙公漱石 全站站内检索:孙公漱石
亦称《中俄改订条约》。清政府拒绝崇厚擅签的《里瓦几亚条约》后,沙俄强迫清政府改订的不平等条约。伊犁交涉当中,崇厚在沙俄胁迫下于1879年10月2日(光绪五年八月十七日)擅自签订《里瓦几亚条约》。按其规定,割让霍尔果斯河以西、特克斯河流域和塔尔巴哈台地区斋桑湖以东的土地给沙俄,沙俄在嘉峪关等七处中国地方增设领事;俄商在蒙古、新疆免税贸易,并增辟中俄陆路通商新线两条和沿松花江至吉林伯都讷(今扶余县)之
一会儿是青色,一会儿是黄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语本《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苍黄反复。”
①又名白水山。在今辽宁瓦房店市西。《新唐书·高丽传》: 唐咸亨二年 (671),高丽酋长钳牟岑叛,诏高侃、李谨行讨之,“破叛兵于安市,又败之泉山”。即此。②一名大罗山。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南约三十里瓯江南岸。《汉书·朱买臣传》: “东越数反复,买臣因言: ‘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寰宇记》 卷99永嘉县: 泉山,“ 《永嘉记》:山北有众泉,天旱此泉不干,故以名山”。③一名清源山、
新唐书原文: 李元轨,武德六年始王蜀,后徙吴。多材艺,高祖爱之。太宗尝问群臣曰:”朕子弟孰贤?”魏微曰:”臣愚不尽知其能,唯吴王数与臣言,未尝不自失。”帝曰:”朕亦器之,然卿以为前代孰比?”对曰:”经学文雅,汉河间、东平①也。”帝由是遇益厚。诏纳微女为妃。
主谓 由于贪欲而使得头脑不清醒。《红楼梦》64回:“自古道:~。贾琏只顾贪图二姐美色,听了贾蓉一篇话,遂为计出万全,将现今身上有服,并停妻而娶,严父护妻,种种不妥之处,皆置之度外了。”△贬义。用于形容由于贪欲而失去理智,不辨是非。→利令智昏 ↔智者不惑
明山东乐安人,字文辉。正德十六年进士。知沭阳县,抚流民、劝耕桑,多惠政。擢御史,纠弹无所避忌,为权贵所忌,谪吉州知州。筑石城以卫民。官至贵州按察佥事。有《归藏漫稿》。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陆机传》:“弟云(陆云,字士龙)尝与书曰:‘君苗(崔君苗)见兄文,辄欲烧其笔砚。’”西晋文学家陆机,文才倾动一时,其弟陆云曾写信告诉陆机说:“崔君苗看到您的文章,叹为观止,老想烧毁自己的笔砚。”意思是,从此不再舞文弄墨了。后世因用“焚砚”这个典故,自谦文章不如别人。唐.陆龟蒙《开元寺楼看雨联句》:“接思强挥毫,窥词几焚砚。”【词语焚砚】 汉语词典:焚砚
【生卒】:1246—1303 【介绍】: 元人,蒙古土别燕氏。初为太子真金僚属,署詹事长,甚受器重。世祖至元二十八年,拜中书右丞相,革除桑哥弊政。成宗时,仍原官,加太傅,录军国重事。卒谥忠宪。 【完泽作品 ==>】
借指晋朝羊祜的儒雅风度。唐李逢吉《再赴襄阳辱宣武相公贻诗今用奉酬》: “岘山风已远,棠树事难追。” 参见:○堕泪碑 【检索岘山风 ==>】 古籍全文检索:岘山风 全站站内检索:岘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