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赤水市

赤水市

即今福建德化县西北赤水镇。《元丰九域志》卷9:德化县有“赤水一铁场”。《清一统志·永春州》 引《旧志》:赤水市“在县西北六十里。地名赤水隔,当大田、尤溪之冲。有上、下二街”。


在贵州省北部、赤水河下游,与四川省毗邻。遵义市代管。面积 1801 平方千米。人口约29.3万。辖3街道办事处、9镇、5乡。市人民政府驻赤水。贵州省北部重地,是通往四川省的重要门户之一。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置仁怀县,故治在今赤水市复兴场,属滋州。宣和三年(1121年)废。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复置仁怀县(治留元坝),属遵义军民府。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仁怀厅于仁怀县旧治,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升为直隶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降为散厅,更名赤水,属遵义府。1913年废厅置赤水县,属黔西道(1914年改贵西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因赤水河得名。《郡县释名》贵州卷:“城南有赤水河,一名赤虺河。源出芒部,经红土川东流入川,江每雨涨,水色深赤,故名。”1949年属遵义专区,1970年属遵义地区。1990年撤县设市。1997年由遵义市代管。地处黔北山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森林资源丰富。产稻、玉米、甘薯、豆类、油菜籽、花生、甘蔗。水果丰富,有柑橘、桂圆、荔枝等。市内工业发展迅速,为省化肥生产重要基地。有赤水天然气化肥厂、华一造纸厂、赤水气矿、赤水黑碳厂、造船厂、轮船公司等。地处四川盆地南缘,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分布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千瀑之市”、“桫椤王国”、“楠竹之乡”的美称。为中国楠竹重点产地。桐赤、赤合等公路经此。辟有赤水河国家风景名胜区和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迹有官渡崖刻、石鹅嘴摩崖造像、葫市摩崖造像、三合水石窟寺、天恩桥、水道场及官渡宋墓。县南元厚为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第一渡之地。


猜你喜欢

  • 马铨

    【介绍】: 明顺德府南和人,字秉衡。博学强记,成化十一年进士,任户科给事中,识大体,多建白,迁湖广右参议。 【马铨作品 ==>】 

  • 博勒哩屯

    又作博和里屯。明末清初索伦部屯寨,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支流托木河口北岸卡赞卡村一带。《清太宗实录》 卷51: 崇德五年 (1640) 三月,萨穆什喀等讨博穆博果尔乱,“博和里屯之额尔喷……,已归额驸巴尔达齐”。即此。咸丰八年 (1858) 通过不平等的中俄 《瑷珲条约》

  • 天马都督府

    唐代设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解苏国数瞒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杜尚别城南)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下辖洛那、束离2州。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 蓝朝鼎

    ?—1862 清云南昭通牛皮寨(今属大关县)人,小名蓝二顺。苦力出身。蓝朝柱弟。咸丰九年(1859)与李永和、蓝朝柱在家乡起义抗清,任大元帅。旋从云南攻入四川,攻克犍乐、自贡盐场。十年率大军攻克成都附近各州县,旋移军川北,夺取绵阳。十一年骆秉章率军镇压,蓝军失利,退据丹

  • 江忠烈公遗集

    书名。清江忠源撰。收录江忠源所著有关调兵、练兵奏疏以及古今体诗八十五首。后附江忠源行状、碑文、墓表、祭文等。有同治三年(1864)刊本。 【检索江忠烈公遗集 ==>】 古籍全文检索:江忠烈公遗集     全站站内检索:江忠烈公遗集

  • 梅陇镇

    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北十里梅陇镇。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 上海县南有 “梅陇镇”。 (1)在上海市闵行区中部。面积31.5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梅陇,人口3700。旧名梅家弄,相传明成化年间徽州梅姓在此经商,后裔建宅第形成街弄,因名。清嘉庆年间称梅家弄市。193

  • 引火球

    抛掷燃烧性火器。宋时始用。以纸为球,内实砖石屑,可重三至五斤,熬黄蜡、沥青、炭末为泥,周涂其物,贯以麻绳。放火球前,先放此球,以准远近。引火球 【检索引火球 ==>】 古籍全文检索:引火球     全站站内检索:引火球

  • 神帛堂

    明代南京司礼监所属手工工场。受南京户部监督。专织神帛,供祭神用。额设织机四十张。初有食粮人匠一千二百余名,后仅存八百余名。每十年一题造,料造织帛一万三千六百九十段。 【检索神帛堂 ==>】 古籍全文检索:神帛堂     全站站内检索:神帛堂

  • 秘书令

    官名。东汉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公后置,典尚书奏事,兼掌图书秘记,为亲近机要之职。三国魏文帝黄初初罢,改设秘书监,掌艺文图籍,另置中书令典尚书奏事。蜀置,秩六百石,管理图书,参预起草诏令文书。北魏孝文帝亦置,为秘书省次官,位在秘书监下。太和十七年(493)定

  • 贫不学俭,富不学奢

    贫穷的人不学节俭也会节俭,富有的人不学奢侈也会奢侈。 表示环境、习惯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语出唐.马总《意林》卷五引《任子》:“谚云:‘富不学奢而奢,贫不学俭而俭’。人情皆然,唯圣人能节之。”唐.马周《请崇节俭及制诸王疏》:“语曰:‘贫不学俭,富不学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