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诗词古文>观刈麦原文和赏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观刈麦》的网友点评

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观刈麦》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5年)至元和二年(806年)间,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

赏析

guān yì mài
观刈麦

tián jiā shǎo xián yuè, wǔ yuè rén bèi máng.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yè lái nán fēng qǐ, xiǎo mài fù lǒng huáng.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fù gū hé dān shí, tóng zhì xié hú jiāng,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xiāng suí xiǎng tián qù, dīng zhuàng zài nán gāng.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zú zhēng shǔ tǔ qì, bèi zhuó yán tiān guāng,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lì jìn bù zhī rè, dàn xī xià rì zhǎng.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fù yǒu pín fù rén, bào zi zài qí páng,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yòu shǒu bǐng yí suì, zuǒ bì xuán bì kuāng.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tīng qí xiāng gù yán, wén zhě wèi bēi shāng.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jiā tián shū shuì jǐn, shí cǐ chōng jī cháng.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jīn wǒ hé gōng dé? céng bù shì nóng sāng.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lì lù sān bǎi shí, suì yàn yǒu yú liáng,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niàn cǐ sī zì kuì, jǐn rì bù néng wàng.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注释

《观刈麦》的诗词大意

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婆媳享受生活,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相随饷田离,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值得蒸热气候,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完全不知道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又有贫穷妇女,抱着儿子在旁边,
右手执遗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他们互相看着说,听到的人都为悲伤。
家交纳税全部,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现在我有什么功德?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官吏俸禄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