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诗词古文>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和赏析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网友点评

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而现代词学家王仲闻编著的《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提出了不同意见:“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此则所云,显非事实。而李清照之父称为李翁,一似不知其名者,尤见芜陋。《琅嬛记》乃伪书,不足据。”《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全词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幽美,称得上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

赏析

yī jiǎn méi
一剪梅

hóng ǒu xiāng cán yù diàn qiū.
红藕香残玉簟秋。
qīng jiě luó shang, dú shàng lán zhōu.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yún zhōng shuí jì jǐn shū lái, yàn zì huí shí, yuè mǎn xī lóu.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huā zì piāo líng shuǐ zì liú.
花自飘零水自流。
yī zhǒng xiāng sī, liǎng chù xián chóu.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cǐ qíng wú jì kě xiāo chú, cái xià méi tóu, què shàng xīn tóu.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注释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诗词大意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解罗衫,独自泛一叶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