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 一作:偏向)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 一作:偏向)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赏析
shuǐ diào gē tóu
水调歌头
译文注释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诗词大意
丙辰日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得大醉,写这篇文章,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美丽月宫,站在高处经受不住寒冷。
起舞弄清影,哪像是在人间?(如何做一次:什么时候;又怕做一次:只有/唯恐)
转朱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
不应有恨,为什么常常要趁着离别的时候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也会遇到阴、晴、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
但愿人长久,虽然远离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长向一个作:偏向)。*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