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诗词古文>渡荆门送别原文和赏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的网友点评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二说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三说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年)。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开元十二年(724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

赏析

dù jīng mén sòng bié
渡荆门送别

dù yuǎn jīng mén wài, lái cóng chǔ guó yóu.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shān suí píng yě jǐn, jiāng rù dà huāng liú.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yuè xià fēi tiān jìng, yún shēng jié hǎi lóu.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réng lián gù xiāng shuǐ, wàn lǐ sòng xíng zhōu.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注释

《渡荆门送别》的诗词大意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山随平野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下飞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仍然可怜故乡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