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县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置,属吉林府。治所在官街 (今吉林桦甸市)。民国魏声龢 《吉林地志》: “县北有桦皮甸子地名,因以名县。” 1913年改属吉林省吉长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1988年改设桦甸市。
古旧县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置,治桦皮甸子(今吉林桦甸市北)。属吉林府。1988年撤销,改设桦甸市。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置,属吉林府。治所在官街 (今吉林桦甸市)。民国魏声龢 《吉林地志》: “县北有桦皮甸子地名,因以名县。” 1913年改属吉林省吉长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1988年改设桦甸市。
古旧县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置,治桦皮甸子(今吉林桦甸市北)。属吉林府。1988年撤销,改设桦甸市。
《宋高僧传》卷一义静传:“静虽遍翻三藏,而
警:使惊动,使人注意。用圆木做枕头,因其易滚动,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勤勉不懈,刻苦自励。语本宋.范祖禹《司马光布衾铭记》:“(司马温公)又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明.赵弼《疥鬼对》:“且夫古人之勤学者,必昕夕无怠,是故苏秦刺股,孙敬闭门,
同“郑公风”。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弘少以苦节自居,恒躬采伐,用贸粮膳,每出入溪津,常感神风送之,虽凭舟自运,无杖楫之劳,村人贪藉风势,常依随往还。有淹留者,徒辈相谓:‘汝不欲及郑风邪?’其感至如此。”
源见“荆棘铜驼”。借指亡国之恨。宋 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词:“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 【检索铜驼恨 ==>】 古籍全文检索:铜驼恨 全站站内检索:铜驼恨
【生卒】:1274—1335元曲阜人,字世琏。孔子五十三代孙。
见“扎岭卫”(192页)。
即“中允”。 【检索太子中允 ==>】 古籍全文检索:太子中允 全站站内检索:太子中允
官署名。南宋建炎三年(1129)始置于浙西,后诸州皆置。设安抚制置使掌一路或一州行政、军旅之事,行移文字与安抚制置大使司,许用公牒。属佐有参谋、参议、主管机宜书写文字、准备将领、准备差遣、准备差使等。 【检索安抚制置使司 ==>】 古籍全文检索:安抚制置使司
和世上的人没有争执。形容脱俗拔尘的达观态度。《官场现形记》五三回:“他自己一人忖道:这番赚来的钱也尽够我下半世过活的。既然人家同我不对,我也乐得与世无争,回家享用。”茅盾《腐蚀.十月一日》:“而终于归结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哈哈,这不活像是个‘与世无争
读音:Hánjí’ěrjǐn【综】 清正蓝旗满洲护军诺木浑之妻为韩吉尔锦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