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

政区名。春秋时秦、晋等大国始于新扩展的边地设郡,派员镇守,直隶国君,其时郡与县并无统隶关系。战国时逐渐形成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区划制;郡的设置日益推广,见于记载的已有三十余郡。秦始皇灭六国建成大一统帝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秦末增设至四十余郡。多或五、六郡,少或二、三郡相当今一省,也有一郡比今一省还要大的。西汉将一部分郡作为诸侯王的封国,东汉又以属国都尉所领比作一郡。《汉书·地理志》以西汉末元始二年(2)为断,共有郡、国一百零三个。《续汉书·郡国志》以东汉中叶永和五年(140)为断,共有郡、国、属国都尉一百零五个。两汉时黄河流域约五、六郡多至十五、六郡相当今一省,长江、珠江流域约三、四郡少至一郡、半郡相当今一省。东汉末年以后以州领郡。《晋书·地理志》以为太康元年(280)共有州十九,郡国一百七十三。永嘉乱后长期分裂,各政权竞相增置,至南北朝末共有六百余郡,一州平均只领二郡,一郡平均只领二、三县。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或“三户之民,空张郡目”。隋开皇三年(583)罢郡,改汉末以来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九年平陈,又推广于南方。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唐武德元年(618)复改郡为州。天宝元年(742)又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复改郡为州。隋以前郡隶于州,州和郡是两种不同等级的政区;隋、唐则郡即是州、州即是郡,州和郡只是一种政区在不同时期名称的改变。隋大业五年共有郡一百九十,平均一郡领六个多县。唐天宝元年共有郡三百三十一,平均一郡领四个多县。乾元以后,郡作为正式的行政区划名已不再存在,但习惯上仍沿用天宝时的郡名作为各州的别称。只有乾元以后新置的州,没有郡名。两宋又对一部分原无郡名的州赐以郡名。直到明、清时仍然通称一府一(直隶)州为一郡。


【检索郡 ==>】 古籍全文检索:郡     全站站内检索:郡

猜你喜欢

  • 许文岐

    【生卒】:?——1643 字我西,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历南京职方郎中,迁黄州知府,有射杀“一只虎”功,升下江防道副使,驻蕲州。又升督粮参政当赴任。张献忠来攻,巷战,被俘。谋举事,密泄,被杀。赠太仆卿。 【许文岐作品 ==>】 

  • 王用诰

    【生卒】:1840—1893 【介绍】: 清直隶深泽人,字观五,号篠泉,又号君言。以拔贡朝考得知县,改主事,弃不就。乡试中式,再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有《易备忘录》、《读易札记》、《禹贡考》、《中庸说》等。 【王用诰作品 ==>】 

  • 欧阳德为薛应旂《方山文录》作题序。

    薛应旂以八股文擅名一时,著述非其所长。题序云:“余因忆王玉溪尝谓吕泾野曰:李献吉真奇才也,一为歌行近体即如李、杜,一为古诗乐府即如曹、刘、阮、谢,一为赋记序书即如屈、宋、贾、马,其殆可传也已!径野曰:惜哉!向使其一为《定性》、《订顽》即如程、张,一为《大学

  • 留古镇

    清置,即今陕西富平县东二十五里留古乡。在陕西省富平县东南部。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留古,人口3210。相传明时,岁有估衣集会,后设月会,集市渐繁,故名留估。俗称留古。清代设留古镇。1949年设留古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2001年设镇。产小麦、玉米、棉花。有农机修配、棉绒等厂。为县东部农贸集市。汽车通窦村镇。古迹有西魏文帝永陵。

  • 段文昌

    【生卒】:773-835 字墨卿,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元和时由李吉甫推举入朝。穆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旋出任西川、淮南节度使,入为兵部尚书、御史大夫。有集三十卷。(,参见《新唐书》) 【生卒】:773—835 【介绍】: 唐齐州临淄人,客居荆州,字墨卿,一字景初。段

  • 武德洞

    北宋置,属邕州左江道。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武德乡。元废。 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西北武德。后废。

  • 宽佃峪关

    明置,属蓟州。为长城关隘之一。在今天津市蓟县东北长城边。《方舆纪要》 卷11蓟州: 宽佃峪关,“ 《志》 云: 黄崖峪东第六关也。自黄崖峪以东,至遵化县之马兰关,凡十口,而宽田峪为要路”。

  • 式道右候

    官名。西汉置,属执金吾,秩六百石,有丞。皇帝车驾出,掌清道; 还,执麾至宫门,宫门乃开。东汉省。官名,车驾出时掌清道,还时持麾至宫门,宫门乃开。详“式道候”条。

  • 心寒胆碎

    见“心寒胆战”。《永乐大典戏文无名氏〈小孙屠开封府公断〉》:“~,悔之作不是。不合共它设计,都是一时情意。”

  • 南风竞

    源见“南风不竞”。谓南音气势强劲。清左宗棠《秋日泛舟泉湖作》诗:“频年南风竞,靖内先戎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