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初七,刘埙卒,年八十。

初七,刘埙卒,年八十。

吴澄《故延平路儒学教授南丰刘君墓表》:“归四年,延祐己未也,年八十矣。后八月七日晨兴,进饭一七,端坐而逝。初殡华野,泰定丙寅九月庚申,葬广昌县文教里之塔冈。”(《吴文正集》卷七十一)曾子良《水云村吟稿序》:“一日,以其诗示予也,而文未之见。诗予视之,古视《选》、近古视黄;绝五视《选》、七视晚唐而轶焉,皆合大家数。盖其材全,其力巨,其气雄,故能持众微而不自以为名,刻众形而不自以为功。”《元诗选》二集甲集:“研经究史,网罗百氏,文思如泉涌,宋季与同里谌祐自求各以诗文鸣。”四库提要卷一六六:“《水云村稿》十五卷,元刘埙撰。……埙才力雄放,尤长于四六,集中所载诸启劄,大都皆在宋世所作。考《隐居通议》,自述其得意之笔,如《代吴浚谢建阃表》《吊吴浚文》《代赵必岊谢庙堂启》《通丁应奎启》,今皆不见于集中,则其散失者亦自不少。然即所存者观之,隶事铸词,亦复颇见精采。埙尝自言,赵必岊称其能以散文为四六,正是片段议论,非若世俗抽黄对白而血脉不贯者。盖生平得力,有甘苦自知者矣。其他古文,则多入元以后所作。灝瀚流转,颇为有气,而时以徘句绮语搀杂其间,颇乖典则。则覃精俪偶,先入者深,有不知其故态之萌者矣。”龚望曾《水云先生年谱后跋》:“昔临川草庐吴氏推先生之学,足以颉颃子固,而惜不遇六一翁其人。窃谓先生早负盛名,与游皆一时人杰,其推挽之力,即欧阳之于子固,亦未能远过。无如权奸柄国,君子有《北风》‘雨雪’之思,故蓄道德、能文章,甘心隐而未见。迨至运移世易,弓招虽切,只以博士一官自全素履,是先生不遇者时也,非人也。遇不如子固,而学则同于子固,此草庐吴氏之所以为知言也。……盖宋元之际,目击板荡之忧伤,不得已而托于杜陵之以诗为史,华衮斧钺,悉寓于长言咏叹之中。则先生之诗,即宋元之逸史也。”

猜你喜欢

  • 倍律

    见“正律”。 【检索倍律 ==>】 古籍全文检索:倍律     全站站内检索:倍律

  • 休养生息

    西汉统治集团为了恢复生产,巩固封建统治,实行清静无为、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史称: “汉兴之初, 反秦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萧(何)曹(参)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汉书·循吏传》)在田租方面,汉初刘邦行什五而税一,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和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曾两次下令“赐民今年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文帝前元十三年(公元前167年)又下令“除田之租税”。至景帝前元元年(公

  • 会计处

    官署名。清末学务大臣所辖六处之一。光绪二十九年 (1903) 设。置总办一人,帮办数人,管理各学堂经费。三十二年,併入学部。

  • 高景逸

    即“高攀龙”。 【检索高景逸 ==>】 古籍全文检索:高景逸     全站站内检索:高景逸

  • 王清

    【生卒】:894—946 【介绍】: 五代时洛州曲周人,字去瑕。少以勇力端厚闻。初仕后唐,明宗用为小校。入后晋,为奉国军都虞候,以功加检校司徒。后从杜重威收瀛州,为契丹所围,清率兵突围,重威犹豫不进,清力战死。 【王清作品 ==>】 

  • 一条城

    又名一条城堡。明置,属金县。在今甘肃皋兰县东南黄河南岸。《清一统志兰州府二》:一条城堡“在金县东北一百里。明万历二十五年,兵备张栋以龙沟堡改建一条城,移党家堡守备于此”。

  • 东海钓鳌

    源见“钓东海”。比喻济世宏愿。宋 刘过《观白鹭洲风涛》诗:“安得长竿入我手,翩然东海钓鳌归。” 【检索东海钓鳌 ==>】 古籍全文检索:东海钓鳌     全站站内检索:东海钓鳌

  • 县知事

    官名。民国初期置,为县的长官,掌全县政令;后改称县长。官名。自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北洋政府规定县行政长官一律改称知事后,在整个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均未变更。县知事隶属于道尹,为县行政长官,其资格分为两种:一是经考试合格的,二是经保荐并在内务部注册的。其职掌如下:一、依照法律、命令,执行县内行政事务;二、为执行法律、教令、省道章程,或依法律、教令、省道章程的委任,得发布县单行章程;三、县内的警察、

  • 乡试

    科举三级考试之一。属初级考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举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金代以县试为乡试,由县令为试官,取中者方能应府试。章宗明昌元年(1190),罢乡试。元代在行省举行,但腹里则分别在河东、山东二宣慰司和真定、

  • 柳疃集

    即今山东昌邑县北二十里柳疃镇。清乾隆《昌邑县志》 卷2有柳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