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柯暹《东冈集》刊刻。

柯暹《东冈集》刊刻。

吴节《东冈文集序》:“在昔太宗文皇帝时,茂选天下英儒聚于馆阁,纂修《永乐大典》,以备一代之制。亲承车驾临幸,诲以‘文必韩欧,字必钟王’,盖取古人以期待之也。是以当时簪笔纪述之臣,咸争相淬砺,精修职业,衣冠文物,彬彬洋洋,可谓盛矣。若宪使柯公其一也。……晚而致政家居,汇其先后所著之文,并为一帙,目日《东冈集》。一日,巡按绣衣刘公泰、太平太守俞公端,得其本读而悦之,将刻梓以传,走书征为序。予忝交于公,知公之抱负有素。盖公之为学有源,故其文思深沉而幽永;为政有纪,故其文理微密而优长;为人好持论古今事变、人品高下、得失优劣,故其文气俊伟光华,如星纬杂陈,光芒而不可掩,真学海之蜚英而藩臬之豪杰也。……天顺三年岁在己卯秋七月中吉,赐进士、朝议大夫、南京国子祭酒、前翰林侍讲、同修国史兼经筵官安成吴节与俭序。”俞端《书东冈文集卷后》:“右《东冈集》一帙,乃池阳柯廉宪先生所著也。……暨谢事归老林下,裒平昔著述为斯集。间承侍御嘉禾刘公按临姑孰,公退,出示先生之文,称道甚至。端获遂遍阅,诚慊于中,谓宜刻板以传,无致湮灭焉。谨捐俸资,命工刊成。未有序,窃思旧宦寓京口时,国子祭酒安成吴公偶顾盼,聆教益,意必得其序,斯足以彰先生之美也。于是致书请言,果副所愿,弁诸首简。……时天顺三年龙集己卯菊月初吉,中顺大夫、南直隶太平府、括苍俞端口表谨识。”

猜你喜欢

  • 彰武军

    ①五代方镇名。后唐改忠义军置,治所在延州 (今陕西延安市东)。北宋初废。②五代周广顺元年 (951) 吴越改威武军置,治所在闽县 (今福建福州市)。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 复改威武军,次年废。五代方镇名。(1)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以忠义军改名,治延州(今陕西延安市)。领延、丹二州。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志丹、子长县以南,黄龙山以东,宜川县以北地区。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后名存实罢。(2)

  • 人中之龙

    比喻超凡出众的人。宋纤,字令艾,敦煌效谷(今甘肃省敦煌一带)人,晋隐士。前凉国王张祚请他为太子友。后不食而死,年八十二岁。宋纤年轻时,隐居于酒泉南山,勤学经书,有弟子三千多人。不理睬州府召他为官的辟命,只是和阴颙、齐好二人形影不离。酒泉太守马岌,是当时的名士,带着仪仗和乐队拜访他,却不被接见。马岌叹息着说:“他的大名可以听到,却见不到他的身影,他的才德可以仰慕,却看不到他本人。从今天起,我知道先生

  • 鄂尔多斯右翼后旗

    俗称杭锦旗。清顺治六年(1649) 置,属内蒙古伊克昭盟。驻地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境沙日召苏木。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属绥远省。1939年迁今治锡尼镇。1949年依俗称改名杭锦旗。 旧旗名。清顺治六年(1649年)以鄂尔多斯部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北独贵特拉。属伊克昭

  • 王仲

    【介绍】: 西汉琅琊不其人。隐居不仕,好道术,明天文。时济北王刘兴居反,齐哀王刘襄欲委兵于仲。乃携家浮海奔乐浪山中。 【王仲作品 ==>】 

  • 日光岩

    又称晃岩,俗称龙头山。在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处岛的中部,海拔92.6米,为鼓浪屿最高处。山麓有日光寺,每当太阳初升,阳光正射到山石和寺内,故名。明末清初,郑成功曾在此屯兵和操练水师,今尚存山寨遗址。山上多石刻和名人题词。山麓建有郑成功纪念馆。

  • 七月三十日,张先、祖无择、元居中、沈振等同游杭州定山慈岩院。

    并在慈岩院题名。张先《和元居中风水洞上祖龙坟韵》一绝,或作于此时。

  • 贵定仰望抗贡碑

    清代苗民抵抗茶贡的碑记。撰者不详。原碑立于贵州贵定县仰望乡牛屎寨口(一作“关口寨”)路旁。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月立。碑高1.1米,宽0.8米,厚0.1米。额题阴刻双线楷书“万古流芳”4字。正文阴刻正书11行,共计228字。碑文内容反映我国八大名茶之一云雾茶(亦称“仰望茶”)自唐朝以来,一向被指定为向中央封建皇朝进贡的“贡茶”,到乾隆后期贡茶征敛日重,茶民不堪其苦,忍痛用开水把茶树浇死,而佯

  • 福湖山

    ①又名魁龙山。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龙泉山之南。《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龙泉山” 条: “其南群峰连接,最著者曰福湖山。上有狮子峰,朱子勒‘魁龙’ 二字于石。”②在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82通道县: 福湖山 “下临渠河。林木郁然。宋元丰中,通道广西经此,因取材以供建筑”。

  • 关内道

    唐贞观元年(627)分天下为十道,此其一。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甘肃祖厉河流域、宁夏贺兰山以东以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西和狼山以南的河套等地。开元二十一年(733)置采访处置使,又分今陕西中部另置京畿道,京畿、关内二道同治长安(今西安市)。 【检索关内道 ==>】 古籍全

  • 不龟手

    (龟jūn)一种防皮肤冻裂的药。亦指这种药方。《庄子·逍遥游》载宋国有一人世世以漂丝为业而手不裂,因有祖传不龟手之药。有人以百金买去药方,吴王使为将,冬与越人水战获胜,裂地而封之。同一种药,所用不同,结果不同。崔道融《旅行》:“谁怜不龟手,他处却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