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按,据今人钱玄《三礼通论》,今本《仪礼》之撰作者及时代,传统以为周公作,一说孔子

按,据今人钱玄《三礼通论》,今本《仪礼》之撰作者及时代,传统以为周公作,一说孔子

清以来疑古学者则以为伪书。伪书说之不能成立,由汉代《仪礼》学之传授及先秦典籍多所称引《仪礼》之节文可知,此点清儒胡培翚《仪礼非后人伪撰辨》论之甚详。但周公作《仪礼》之说亦不可信。《大戴礼记·三本篇》谓:“凡礼,始于脱,成于文,终于隆。”邵懿辰《礼经通论》说:“礼本非一时一世而成,积久复习,渐次修整,而后臻于大备。”沈文悼《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也指出,礼典的实践,以及礼物、礼仪等早已存在于春秋及之前的社会,而“礼书”的撰作则在礼典实行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载《文史》第十五、第十六辑)。如此,则《仪礼》当是在周公旦以来礼典实践的过程中,由相关之人渐次编写、整理而成的。至于完成的时间,梁启超认为:“《仪礼》……大抵应为西周末春秋初之作。”《史记·孔子世家》谓“《书传》《礼记》自孔氏。”此处“礼记”即指归纳和讨论各类礼仪的文字;又《儒林列传》谓“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修起”即整理修得,免于亡佚。这说明孔子之前已有《仪礼》之记录各类礼仪程序,以及与此相关的升降仪节、捐让、周旋、宫室、衣服、器物等的文字流传于世,而至孔子之世多有废失或歧异,故孔子论次整理以继道统,教弟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论郊劳之类文字,当即针对当时流传之聘礼之文而发。这些文献,也是孔子据以“修起”周礼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介绍】: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诗句。上句直叙读书之事,下句则用一形象比喻说明光阴之珍贵。语句通俗,寓意深刻,故流传千古。

  • 汤显祖会达观禅师于邹元标处。

    汤显祖《莲池坠簪题壁》二首序云:“予庚午(1570)秋举,赴谢总裁参知余姚张公岳。晚过池上,照影搔首,坠一莲簪,题壁而去。庚寅,达观禅师过予于南比部邹南皋郎舍中,曰:吾望子久矣。因诵前诗,三十年事也。师为作《馆壁君记》,甚奇。”(《汤显祖诗文集》卷十四)去年年

  • 清紀年 干支辛亥 公元1671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清 ④愛新覺羅玄燁 北京 堅祖 仁 1 康熙10年    [吳八十]     2年  江西石城 月 曆 表 6384—355—2331774 月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日 1 2 3 4 5 6 日 1 2 3 4 5 6 日 1 2 3 4 5 6 日 1 2 3 4

  • 黄雀徙巢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成帝时歌谣又曰:‘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桂,赤色,汉家象。华不实,无继嗣也。王莽自谓黄象,黄爵巢其颠也。” 西汉末年汉成帝时有歌谣,中有“黄爵巢其颠”句,预言王莽将篡汉。后遂用为

  • 漢紀年 干支己丑 公元89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號 謚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漢 ④劉肇 洛陽  和 2 1永元元年   北匈奴 (23)北單于     2年   南匈奴 ⑧屯屠河 西河美稷    元年   燒當羌 ④迷唐     2年  青海 燒當羌 ⑤東號 安定    元年  春轉附漢 高句

  • 沙川

    在今甘肃舟曲县西。《方舆纪要》卷60西固城军民千户所:沙川“在所西十里。有桥跨其上。……北入于白水江”。

  • 邵说

    【生卒】:?—782【介绍】:唐代散文家。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天宝十二、三载(753、754)间进士及第,适母死,未调。安史乱起,于相州受胁迫任史思明判官。后降于军前,郭子仪爱其才,留于幕府。肃宗授邵说左金吾卫骑曹参军,累迁殿中侍御史、知杂侍御史、户部郎中、司勋郎中。大历四年(769),任兵部郎中。七年(772),任长安令,秩满,转秘书少监。十四年(779),迁吏部侍郎,德宗建中二年(78

  • 书事

    【介绍】:①(全)王维作。此诗以苔色染衣的错觉,写出久雨之后深院的苍翠青幽之境,以及诗人慵懒自在的心情。不带声色而含不尽之意。②(全)黄滔作。作者感于时事,发而为诗,反映了唐末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前两联写藩镇征伐不止,农夫皆被迫弃耕从戎,而沉重的赋税又使幸存的农户一贫如洗。后二联写藩镇割据,战斗激烈,对向朝廷邀功请赏的军阀进行了讽刺批判,同时对昏庸腐朽的唐朝廷也给予了讥刺。诗具有强烈的现

  • 瓠芦泊

    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境。《资治通鉴》: 唐开耀元年 (681),“曹怀舜与裨将窦义昭将前军击突厥。或告 ‘阿史那伏念与阿史德温傅在黑沙’,左右才二十骑以下,可径往取也。怀舜等信之,留老弱于瓠芦泊,帅轻锐倍道进,至黑沙,无所见,人马疲顿,乃引兵还”。

  • 革吉

    原为堆噶尔本所辖牧区部落。在今西藏革吉县境。1960年以革吉、亚热、邦巴、雄巴等牧区部落设革吉县,驻那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