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ài

【源】 ①夏禹之臣竖亥之后(60,62)。②北魏时俟亥氏改为亥氏,见《魏书·官氏志》(7,12,15,60)。【望】 河南(12,17,418)。【布】 北京(91)、台湾台东(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亥唐,春秋时晋平公时隐者(7,12,17)。


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 “出夏禹臣竖亥之后。” (按: 《中国姓氏大会》 引作“坚亥”) 此当以名为氏。《战国策》 晋有隐者亥唐。②郑樵据 《河南官氏志》 注云: “俟亥氏改为亥氏。”(按:俟亥,《中国姓氏大全》 引作 “侯亥” 氏。)望出河南。

猜你喜欢

  • 上皇逸

    形容贤者性情高逸。唐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诗: “琴清月当户,人寂风入室。长啸无一言,陶然上皇逸。” 参见:○北窗高卧 【检索上皇逸 ==>】 古籍全文检索:上皇逸     全站站内检索:上皇逸

  • 平时

    ①平日。李商隐《九成宫》:“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②太平时日。李山甫《送李秀才入军》:“书生只是平时物,男子争无乱世才?”

  • 革职

    ①罢免官职。②对官吏的处分制度之一。如清代吏部处分制度。革职之等,在降三级调用之上,是官员最重处分,更甚者则加“永不叙用”。革职有余罪,则交刑部。革职留任者,其等在降三级留用之上,与降一级调用同等。官员降罚方式之一。清制,对罢软无为、作风不严谨的官员,撤销其职务,称为革职。

  • 宋鸡谈

    源见“谈鸡”。泛称玄妙之谈。清袁枚《名言》诗:“名言谁与宋鸡谈,海上仙山可筑龛。”

  • 恽敬在新喻。

    得文六:《钤山堂集书后》、《与汤编修书》、《新喻文昌宫碑铭》、《新喻文昌宫碑阴录》、《徐恭人墓志铭》、《董孺人权厝志》。据《大云山房文稿》。

  • 编定书籍

    官名。宋代国史院属官。以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充任,掌有关修史事宜。 【检索编定书籍 ==>】 古籍全文检索:编定书籍     全站站内检索:编定书籍

  • 紫溪

    ①在今福建建瓯市东北百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 紫溪 “源出松溪县之皆望山……下流皆入于西溪”。 ②一名赤濑。即今浙江临安县西昌化溪,富春江支流分水江的上源之一。源出安徽绩溪县饭蒸尖,东南流至浙江临安县西南紫溪村合天目溪后称分水江。《水经渐江水注》

  • 庙湾寨

    即今江苏阜宁县。《元史董搏霄传》:至正十六年 (1356),“剿平北沙、庙湾、沙浦等寨”。清雍正九年 (1731) 于此置阜宁县。

  • 政学系

    参见“宪政商榷系”。

  • 彭弘

    【生卒】:?—3 【介绍】: 西汉末南阳宛人。彭宠父。哀帝时为渔阳太守。镇守边境,有威名。王莽居摄,排斥异己,与何武、鲍宣并遇害。 【彭弘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