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八步镇

八步镇

(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西部、西江支流贺江沿岸。贺州市和八步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2平方千米。人口6.8万。镇人民政府驻建设中路,镇区人口5.8万。清咸丰年间建。因初时仅八间店铺临江边,后广东商人建仙城会馆,馆前亦砌八级台阶,八步由此得名。1951年设镇,1958年改公社,1959年复置镇。1958年始为贺县治,1997年起为贺州市治。现为桂东第一大镇,县工商文化交通中心。有机械、化肥、火柴、制药、陶瓷等厂。陶瓷、红瓜子为出口名产。207、 323国道经此。古迹有南汉乾亨寺铜钟。(2)在贵州省织金县北部、大偏坡北。面积101.3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八步村,人口1.1万。曾名把步,系彝语音译,意为“祖先居住的地方”。又为彝族家支名。清初仍为安氏土目住地,是织金县北部重镇,古代贵州宣慰司十三则溪之一。清设则溪塘,1949年为碧云乡。1953年置碧云、山脚、新场、化处、坝子等乡。1958年置八步公社,1963年分置八步、新场、山脚、化处四公社。1984年置八步镇等一镇、三乡,1991年合并置镇。产玉米、稻、小麦。富煤、滑石矿。有商贸、运输、建筑、建材等业。210省道纵贯。镇南有八步湖。清康熙三年(1664年)贵州宣慰使安坤及南明匡国公皮熊反清,曾与清军吴三桂部在此大战,战死者合葬于镇北,俗称万人坟。


猜你喜欢

  • 李明允

    【介绍】:见李贤。

  • 二十一日(5月1 日),《时务报》第六十册开始连载《长生术》。

    至六月二十一日第六十九册,仍未完,后《昌言报》第一册续载。署“(英)解佳著,曾广铨译”。

  • 靳寨集

    集镇名。在安徽省界首市靳寨乡东北部。靳寨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700。靳姓人围村修有寨墙作为防护,故称“靳寨”。产小麦、油菜籽。有制革、纺织、药材种植等业。

  • 山川米聚

    源见“伏波聚米”。谓山川起伏,蜿蜒丛聚。清洪昇《长生殿.神诉》:“俯视尘寰,山川米聚。”主谓 登高鸟瞰,山川起伏,如米粒聚集。语本《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清·洪昇《长生殿·神诉》:“俯视尘寰,~。”△用于描写从高处往下望的山川形象。【词语山川米聚】  成语:山川米聚汉语词典:山川米聚

  • 牺牲所

    官署名。明置。掌收养犊、牛、太牢、少牢,供祭祀之用。隶太常寺。明洪武三年(1370)设神牲所,置廪牲令、大使、副使等,四年革。洪熙元年(1425)复设,更名牺牲所,置吏目一人,从九品,典掌文移。 【检索牺牲所 ==>】 古籍全文检索:牺牲所     全站站内检索:牺牲所

  • 颜庙

    又称复圣庙。在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北部陋巷街。祀孔子弟子颜回。汉高祖过鲁祭孔时始建颜庙,元泰定三年(1326年)重修。元至顺元年(1330年)追封颜回为“兖国复圣公”,始有复圣庙之称。明清两代又多次重修增广,面积85亩,殿亭门坊159间,历代碑刻55块,松、柏、桧、槐500余株。

  • 见税什五

    秦汉时代地主对租佃农民的一种剥削方式。《汉书食货志》:“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即佃农要把当年收获物的十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地主(一说以平均年产量计算),其剥削率为百分之百。这种分成租佃制是秦汉时期较普遍的剥削形式。 【检索见税什五 ==>】 古籍全文检索:见税

  • 毛尔盖

    即今四川松潘县西毛尔盖乡(上八寨)。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此,中共中央在乡北索花寺(毛儿盖寺院)召开政治局会议,继续批判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决定红军分左右两路北上抗日,史称“毛尔盖会议”。

  • 陈若拙

    【生卒】:955—1018 【介绍】: 宋幽州卢龙人,字敏之。陈思让孙。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历知单州,以能政,就改太常丞,入为盐铁判官。累擢右谏议大夫,知永兴军、凤翔府。入拜给事中、知澶州,勤于政事,秩满,郡民列状乞留。 【陈若拙作品 ==>】 

  • 顾彦晖

    丰州(今内蒙五原南)人。始为天德军小校。光启时署汉州刺史,顾彦朗卒,自知留后,次年,拜东川节度使。素有吞噬之心的壁州刺史王建甚为不悦,乾宁二年,再次发兵攻打东川,凡五十战,围愈固,彦晖兵败,自杀。 【生卒】:?—898 【介绍】: 唐丰州人。顾彦朗弟。初为天德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