蓩乡
在今河南灵宝市北。《资治通鉴》:东汉建武元年(25)赤眉西入弘农,“更始遣丞相(李)松与赤眉战于蓩乡,松等大败,死者三万余人”。《续汉书·郡国志》弘农县有蓩乡。
【检索蓩乡 ==>】 古籍全文检索:蓩乡 全站站内检索:蓩乡
在今河南灵宝市北。《资治通鉴》:东汉建武元年(25)赤眉西入弘农,“更始遣丞相(李)松与赤眉战于蓩乡,松等大败,死者三万余人”。《续汉书·郡国志》弘农县有蓩乡。
源见“挥戈回日”。指扭转乾坤,力挽危局。形容力量极大。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济世夷难之智,而受困魏阙之下。”并列 回转天空,倒转太阳。喻人的力量或权力极大。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夫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常用于力量方面。→回天之力 回天之术 回天转地 回天再造 力挽狂澜 排山倒海 ↔回天乏术 回天无力 缚鸡之力。也作“回天挽日”、“回天运斗”。【词
官署名。清末典礼院所属机构。宣统三年(1911)设。掌筵宴、祭品事项,稽核典礼应用酒醴、牲牢、庶羞等。置署长一人,佥事、录事等。
唐河南河阳人,郡望昌黎。韩会弟,韩愈仲兄。为人孝友。官率府参军。
汉昌邑王刘贺在长安城内的宅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书霍光传》 载: 昌邑王刘贺继昭帝之后为帝,后被废,“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
【生卒】:732—789【介绍】:字幼公,一字次公。一说名融,字叔伦。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郡望谯郡(今安徽亳州)。曾从萧颖士学。至德间,避乱流寓鄱阳。广德元年(763)刘晏表荐为秘书省正字,延入幕中。改广文博士。大历三年(768),以监察御史里行任湖南转运留后,改河南转运留后。建中元年(780),任东阳县令,以治绩斐然,加大理司直。四年入江西节度使李皋幕任判官,后领节度留后事。兴元元年(784
(据《清代人物大事纪年》)
清浙江海盐人,字侗孩,号螺浮。顺治十二年进士,官刑科给事中,有直声。归后于城南筑涉园,所藏图书彝鼎甚富。子、孙均有藏书名,家藏书目曰《涉园张氏藏书目录》。有《螺浮奏议》、《退思轩集》。
源见“蕉鹿梦”。谓樵采生活。宋张炎《木兰花慢.元夕后春意盎然》词:“任蹴踏芳尘,寻蕉覆鹿,自笑无能。”
【介绍】: 見應公方鼎(2件,集成02150-02151)、應公鼎(2件,集成02553-02554)、應公簋(2件,集成03477-03478)、應公觶(集成06174)、應公尊(集成05841)、應公卣(集成05177)、應公卣(又稱應公壺,集成05220),西周早期人,應國某代國君。
旧题唐.张鷟《朝野佥载》:“梁庾信以南朝初至北方,文士多轻之。信将《枯树赋》以示之,于后无敢言者。时温子升作《韩陵山寺碑》,信读而写其本……信曰:‘惟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狗吠,聒耳而已。’”《世说新语补》载此事作“寒山寺碑”,故俗又沿用为“寒山片石”。后以“寒山片石”或“韩陵片石”指誉佳美不可多得的文章。偏正 韩陵,山名,在今河南安阳市东北,俗名七里岗;北魏高欢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