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吉思忠
本名千家奴。大定间,督修西北屯戍,以功入为签枢密院事,除参知政事。泰和七年(1207),伐宋,为淮南宣慰使。南宋请和,入为尚书右丞。大安中,迁平章政事,与完颜承裕领兵屯边,戍守乌沙堡。后为元军击败,解职。
【介绍】:
金女真人,本名千家奴。章宗时为行省都事。累官西北路招讨使,修筑塞墙近六百里。止用屯戍军卒,役不及民。卫绍王时,官至平章政事。大安三年,与完颜承裕将兵屯边,不设备,蒙古兵至,弃乌沙堡而走,坐解职。
【独吉思忠作品 ==>】
本名千家奴。大定间,督修西北屯戍,以功入为签枢密院事,除参知政事。泰和七年(1207),伐宋,为淮南宣慰使。南宋请和,入为尚书右丞。大安中,迁平章政事,与完颜承裕领兵屯边,戍守乌沙堡。后为元军击败,解职。
【介绍】:
金女真人,本名千家奴。章宗时为行省都事。累官西北路招讨使,修筑塞墙近六百里。止用屯戍军卒,役不及民。卫绍王时,官至平章政事。大安三年,与完颜承裕将兵屯边,不设备,蒙古兵至,弃乌沙堡而走,坐解职。
【生卒】:858-928 字德卿,宦官,唐掖廷令张从玫养子。唐昭宗时为范阳军监军,与刘仁恭相善。后出使李克用,被留下不返。任昭义镇监军,节度使李嗣昭每出征,他常留守。后唐庄宗即位,与郭崇韬并为枢密使。庄宗下诏拟杀前蜀王衍及其降官,他将“诛衍一行”改为“诛衍一家”
在今江苏溧阳县西北。《清一统志·镇江府二》:北湖亭“在溧阳县西北四十五里。唐李白登此望瓦屋山有诗”。在今江苏省溧阳市西北。唐李白曾登此亭望瓦屋山。
官名。周代置。《逸周书王会》:“为诸侯之有疾病者,阼阶之南,祝淮氏、荣氏次之,珪瓒次之,皆西面,弥宗旁之。”孔晁注:“弥宗,官名。” 【检索弥宗 ==>】 古籍全文检索:弥宗 全站站内检索:弥宗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 次 輔 政 者 備 注 東周 姬佗 洛邑 莊王 11 魯 同 曲阜 莊公 8 齊 諸兒 營丘 襄公 12 被殺 晉 湣 絳 晋侯 21 秦 平陽 武公 12 楚 貲 郢 文王 4 宋 捷 商丘 湣公 6
仁师子。官至户部尚书。喜贪财利。(,参见《新唐书》)唐定州安喜人。崔仁师子。中宗神龙初,官国子祭酒。睿宗景云中,为礼部侍郎。时子崔湜为兵部侍郎。父子同为南省副贰,唐初以来所未有。玄宗先天元年,以户部尚书致仕。性贪冒。湜为相,挹受人请托,屡以公事干之。卒。
清置,属绛县。即今山西绛县东北三十四里大交镇。 古镇名。又作绘交镇。金置,即今山西省绛县东北大交镇。属绛县。因浍水西南与诸水交合,故名。
见《国语晋语八》。
【介绍】:唐代诗人。字道正。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家于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故亦称钱塘人。生卒年不详。元和九年(814)起,至长安谋仕。十三年(818)下第,同辈多作诗刺主司,孝标独为《归燕》诗留献中书舍人庾承宣。后游蜀。十四年(819),庾再知贡举,章得以进士及第。授秘书正字。迁校书郎。长庆三年(823)或四年(824),归杭州,谒白居易。又至浙东谒元稹。大和中,试大理评事,为山南东道从事。
同“自出心裁”。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近惟陈其年之和王新城《秋柳》,奇丽川方伯之和高青邱《梅花》,能不袭旧语,而自出新裁。”鲁迅《坟.看镜有感》:“但是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