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王秬(?—1173)卒,生年不详。

王秬(?—1173)卒,生年不详。

秬字嘉叟,原籍中山府曲阳县,徙居泉南。绍兴十九年,以宣教郎干办诸军审计司(《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九)。二十五年,为淮南转运判官(同上书卷一七〇)。乾道四年,为江东转运副使(《景定建康志》卷二六)。除刑部侍郎。九年卒(陆游《闻王嘉叟讣报有作》)。著有《复斋诗集》十五卷(《后村诗话》前集卷二)、《复斋制表》二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均已佚。《全宋诗》录其诗五首,《全宋文》卷四八九五收其文。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集》卷五十四《王侍郎秬复斋诗集序》:“复斋王公,以中山故家,李文肃之高弟,受知于忠献,而周旋乎正献、忠肃之间。目之所接,南渡诸贤也;耳之所逮闻,北方余论也。观摩丽习,蓄厚而资深。故其发为论谏,忠忱侧怛。如首言虏必败盟,张忠献必可用,俘虏必不可遣,张说必不可本兵,皆言人所难。而施之余事,则大篇短章,精深丽则,人第见其风格气韵,追迫陶谢;不知怀贤忧世,蔼然有少陵一饭不忘君之意。呜呼!是岂一朝夕之功袭而致之哉?”

猜你喜欢

  • 巴牙喇营

    参见“护军营”(1059页)。

  • 礼部司

    官署名。隋、唐、五代尚书省礼部四司之头司。掌礼乐、学校、仪式、制度、衣冠、符印、表疏、册命、祥瑞、铺设及丧葬、赙赠之事。隋初设侍郎一人领司事,开皇六年(586)另设员外郎一人司籍帐。大业三年(607),升侍郎为尚书之佐,改其司为仪曹,长官为仪曹郎,废员外郎而置承务

  • 张师正(1017一?)生。

    文莹丙午岁访辰帅张不疑师正,时不疑方五十,齿已疏摇,咀嚼颇艰。后熙宁丁已,不疑帅鼎,复见招,为武陵之游。不疑晚学益深,经史沿革,讲摩纵横,文章诗歌,举笔则就。著《括异志》数万言,《倦游录》八卷。观其余蕴,尚盘错于胸中。与余武陵之别,慨然口占二诗云:“忆昔荆

  • 方清

    ?—766 唐歙州(治今安徽歙县)人,一说苏州(今属江苏)人,或宣州(今属安徽)人。宝应元年(762),与陈庄在歙州昌门率饥民起义,众至数万。据山险,切断江路,震撼江南。次年,屯兵秋浦(今安徽贵池西南)乌石山,连克县邑。永泰元年(765)攻克歙州,杀刺史庞濬。后为唐将陆渭所击,

  • 亮马台 (臺)

    一作晾马台。即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亮马台。清光绪 《丰镇县志书》 卷1: 亮马台 “距城一百二十五里”。

  • 柯暹

    明浙江建德人,字景辉。永乐举人。与修《永乐大典》,授户科给事中。因言事忤上意,谪交阯驩州知县。洪熙间迁云南、浙江按察使。著有《东冈集》。 【检索柯暹 ==>】 古籍全文检索:柯暹     全站站内检索:柯暹

  • 自居易年十七,其父白季庚为衢州别驾,自居易从至衢州,作《王昭君二首》。

    【王昭君二首】(其二)《王直方诗话》:“古今人作昭君词多矣,余独爱乐天一绝,……其意优游而不迫切。乐天赋此时年甚少。”《诗薮》卷六:“乐天诗世谓浅近,以语与意合也。若语浅意深,语近意远,则最上一乘,何得以此为嫌?《明妃曲》云……《三百篇》、《十九首》不远过矣

  • 桶溪隘

    在今湖南溆浦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81溆浦县: “据老寨在县南四十里。又南十里有桶溪隘……皆设险处。”

  • 龙里卫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于龙里长官司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龙里县。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置龙里县。据郭子章《郡县释名》贵州卷:龙里卫“城南一里有龙架山,为卫之镇山。诗云:雨余翡翠香犹湿, 日映芙蓉翠欲流。卫名以此”。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贵州省

  • 转战千里

    谓长途辗转作战。《后汉书.吴汉传》:“吾共诸君逾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晋书.马隆传》:“转战千里,杀伤以千数。”亦作“转斗千里”。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五》:“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兵死伤如积。”《三国志.魏书.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