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丘逢甲成《罗浮游草》,曾单独付印。

丘逢甲成《罗浮游草》,曾单独付印。

后丘逢甲(1864—1912)于民国元年卒,年四十九。丘瑞甲《先兄仓海行状》:“先兄幼有神童之目,长有才子之名,诗文才学早已传知当世。”丘瑞甲《岭云海日楼诗钞跋》:“盖诗所以言志者也。先兄既以才学见知于当世,而少抱改革之志,因时未遇,不得志之事常八九,每藉诗以言其志,故集中多激宕不平之气。海内人士,或称为诗界革命巨子者,盖专论先兄之诗者也。”丘复《仓海先生墓志铭》:“君之诗文,久雄视海内。然君雅不欲以诗文人传,故所为文皆不缮稿。”江瑔《丘仓海传》:“幼负大志,于书无所不读,老师宿儒咸逊其渊博。所为词章凌厉雄迈,不愧古之作者。尤善诗,恒寝馈于李杜苏黄诸家,去其皮而得其骨。弱冠弄柔翰,即崭然露头角。父兄见其诗即击节叹赏曰:此异才也。”“仓海既内渡,遂入广东,家于嘉应州,买屋居焉,杜门不出,谢绝亲友,自署为台湾之遗民,日以赋诗为事,而故国之思,以及郁伊无憀之气,尽托于诗。诗本其夙昔所长,数十年来复颠顿于人事世故家国沧桑之余,皆足以锻炼而淬砺之。其所为诗,益苍凉慷慨,有《渔阳三挝》之声。又如飞鬼騕褭,绝足奔放,平日执干戈卫社稷之气概皆腾跃于纸上。故诗人之名震动一时。”罗香林《丘逢甲传》:“逢甲少耽诗,寝馈李杜苏黄,去其肤而撷其英,卓然大家。既含哀东归,感怀人事,悲凉慷慨,往往侧身东南望,觉故国故都掩映苍烟暮霭中,迷漫不可睹,辄怆然涕下。时或酒酣耳热,与二三知友谈台中故事,虬髯毕张,怒发上指,气坌涌不可遏,交识哀而敬之。逢甲诗情亦因是豪迈激越,有天风海涛、独立苍茫之慨。”连横《丘逢甲传》:“观其为诗,辞多激越。”《饮冰室诗话》:“吾尝推黄公度、穗卿、观云为近世诗家三杰,此言其理想之深邃闳远也。若以诗人之诗论,则邱仓海(逢甲)其亦天下健者矣。尝记其《己亥秋感八首》之一云:‘遗偈争谈黄蘖禅,荒唐说饼更青田。……’盖以民间流行最俗不经之语入诗,而能雅驯温厚乃尔,得不谓诗界革命一巨子耶?”

猜你喜欢

  • 苏辙

    1039—1112 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苏洵子。嘉祐进士,复举制科。熙宁变法,为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力陈青苗法不可行,遂出为河南府留守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应天府签书判官。元丰中,兄轼因作诗被指为讽刺新法得罪,坐谪监筠州

  • 蔡挺罢判南京留司御史台。

  • 张鉴

    1768—1850清代学者。字春治,号秋水。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肆业于阮元西湖诂经精舍。嘉庆(1796—1820)初副榜贡生。善海运之学,著有《海运刍言》。又著《十五经丛说》、《西夏纪事本末》、《眉山诗案广证》等。

  • 沙汕头

    亦作汕头。即今广东汕头市。《清一统志·广东统部》:澄海协设千总驻防于此。在今广东省汕头市。清属南澳镇管辖,设千总防守。

  • 谷城山

    ①一名黄山。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东阿镇东北五里。《山海经·中山经》:“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史记·留侯世家》:黄石公与张子房相期,“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水经·济水注》:“《魏土地记》曰:县有谷城山, 山出文石,阳谷之地,《春秋》齐侯、宋公会于阳谷者也。县有黄山台,黄石公与张子房期处也。”②亦名谷神山、谷山。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北十里。《水经·沔水注》:

  • 王化堡

    即今河北邯郸县北二十里黄梁梦镇。《清一统志·广平府二》 “河沙堡”条下载:王化堡“有土城”。民国《邯郸县志》卷3:“城北二十里王化堡,俗名黄梁梦。”

  • 同治帝敬懿皇贵妃

    姓赫舍里。同治朝历封嫔、妃。光绪间进封贵妃。宣统时累进尊封。

  • 仓颉墓

    ①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清周城《宋东京考》卷20:仓颉墓“在城东北二十里时和保,俗呼为仓王冢。旁有仓王城,世传仓颉所筑”。②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五十里仓颉庙。传为黄帝时创造文字的仓颉葬地,后人修庙纪念。现后殿和正殿为明代建筑。后殿和正殿两旁陈列着历代碑刻,其中以《仓圣鸟迹书碑》、《孔子弟子题名碑》和东汉延熹五年的《仓颉庙碑》至为珍贵。

  • 如月江

    今越南北部河北省之求江。以流经如月村而名。《元史安南传》:至元二十二年(1285),镇南王征安南,“官军至如月江,(陈)日烜遣怀文侯来战”。《元史地理志》 有如月江路, 以江而名。吴士连《大越史记全书》卷3李纪二:英武昭胜元年,宋熙宁九年(1076),郭逵军来,“帝命李常

  • 养虎留患

    比喻放纵敌人,留下后患。《东周列国志》第五六回: “今其子乃欲见逐,岂非养虎留患耶? ” 参见:○养虎遗患 见“养虎遗患”。《东周列国志》56回:“今其子乃欲见逐,岂非~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