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英和署镶红旗满洲都统。

英和署镶红旗满洲都统。

《恩福堂年谱》

猜你喜欢

  • 马郁

    名或作彧。唐末五代时范阳人。能言善辨,以文章称。唐昭宗乾宁末为幽州刀笔小吏,后在李克用幕,累官至检校司空、秘书监。李存勖礼遇亦厚。卒于太原。

  • 凌源县

    1914年改建昌县置,属热河热河道。治所在塔子沟 (即今辽宁凌源市)。民国 《凌源县志》:“以大凌河源出要路沟土金塔,谨援沁源、桃源之例,呈請转咨准改凌源县,此定名之理由也。” 即以地处大凌河之源为名。1928年属热河省。1955年划归辽宁省。1991年改设凌源市。 旧县名。

  • 让耕

    同“让畔”。三国 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坐论》:“苟宅无情于择贤,不惜吉于设为,则屋不辞人,田不让耕,其所以为吉凶薄厚,何得不均?”【词语让耕】   汉语词典:让耕

  • 蔽亏

    因遮蔽而半隐半现。皎然《奉陪陆使君长源裴端公枢春游东西武丘寺》:“瑶草自的,蕙楼争蔽亏。”

  • 诃罗旦

    即呵罗单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隋书赤土传》:赤土国“南诃罗旦国”。

  • 息龙山

    即今云南洱海南岸团山。唐代称息龙山。唐樊绰 《蛮书》 卷7: “傍西洱河诸山皆有鹿。龙尾城东北息龙山,南诏养鹿处,要则取之。” 现为洱海公园。

  • 白水江镇

    在陕西省略阳县西北部。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 7210。镇人民政府驻大沙坝,人口 2310。宋代名江镇,后因处白水江岸,更今名。明设白水江巡检司,清置铺司。1956年由小河、江镇合并设白水江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设镇。镇北青泥岭,古为连接秦、蜀、陇要冲。产玉米、稻、小

  • 弥浑水

    即今内蒙古乌审旗东南、陕西榆林市西之海流兔河 (哈柳图河)。《元和志》 卷4德静县: “周武帝于此置弥浑戍,南有弥浑水。”

  • 郑燮

    【生卒】:1693—1765 【介绍】: 清江苏兴化人,字克柔,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历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赈饥民忤大吏,乞疾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卖画,为“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亦工词。尤擅写兰竹,风格劲峭。又用隶体参入行楷,自称

  • 伊尹

    商初大臣。名挚,又称伊挚,殷墟甲骨文中或简称伊。相传曾为有莘氏媵臣,入商辅佐成汤,伐桀灭夏,建立商朝,称为阿衡或保衡。汤死后,其子太丁未立而卒,他先后辅立太丁弟外丙、仲壬。仲壬死后,复辅立太丁子太甲。太甲即位,不遵汤法,乃放之于桐,摄政。太甲居桐三年,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