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

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丝织物。《说文》:“绫,东齐谓布帛之细者曰绫。”《释名·释采帛》:“绫,凌也。其文望之如冰凌之理也。”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约出现于秦汉前。汉代散花绫可与刺绣媲美,价格昂贵。东汉时可能还局限于散花纹、山形纹、几何纹等。三国时马钧思绫机之变,改五六十蹑旧绫机为十二蹑,此后出现较复杂的动物和人物图案。六朝至隋唐盛极一时。唐代达到高峰,设有“绫作”。浙江著名的缭绫有玄鹅、天马、掬豹、盘条等花样。宫廷织染署有盘龙、对凤、麒麟、狮子、天马、辟邪、孔雀、仙鹤、芝草、万字、双胜及许多异样文字。宋代在各地设立专门作坊。除大量用于官员服饰和赏赐外,还用作书画经卷的装裱。元代仍十分重视。明代技艺更臻完备,可织出五枚经斜纹组织。《天水冰山录》记载有大红织金绫、红绫、桃红绫、暗花蟒绫等。清以后逐渐减少。


【检索绫 ==>】 古籍全文检索:绫     全站站内检索:绫

猜你喜欢

  • 南官县

    西汉吕后元年(前187)封张买为南宫侯,后以侯国为县。治今河北南宫市西北南旧城。属信都郡(曾为国)。东汉延光后属安平国。西晋废,后复置。北魏属长乐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隋开皇六年(586)又置,属冀州。大业三年(607)后属信都郡。唐至清属冀州。明成化十四年(1478)县城

  • 海市

    同“海市蜃楼”。宋沈括《梦溪笔谈.异事》:“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词语海市】   汉语词典:海市

  • 都城墟

    即今广东郁南县治都城镇,南朝宋至北宋初为都城县治。明设都城乡巡司。清有千总驻此。1950年郁南县迁治于此。

  • 云泥之判

    同“判若云泥”。清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卷二:“较之绣口锦心,无人顾问,不得已卖文糊口,屡遭按剑之羞者,犹不啻云泥之判矣。” 【检索云泥之判 ==>】 古籍全文检索:云泥之判     全站站内检索:云泥之判

  • 金沙泉

    ①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三十三里顾渚山东南麓。《寰宇记》 卷94长兴县: 金沙泉,“按 《郡国志》 云,即每岁造茶所也”。《方舆纪要》 卷91长兴县: 金沙泉 “在顾渚山下,泉出不常。唐时惟造紫笋茶供贡,则取给此水。元至元间水溢,可灌田千顷,因名瑞应泉”。唐裴清有 《进

  • 库真

    参见“库直”。

  • 四其御史

    御史:官名,唐代专掌监察百官。是对那些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凶狠刻毒的官吏的称呼。出自唐人郭霸的事迹。郭霸,舒州同安(今安徽桐城)人。武则天在位时曾任左台监察御史、左台殿中侍御史、右台侍御史等职。史载,武则天称帝后,他初应革命举,受到召见。为了表示忠心,说道:“往年讨伐徐敬业时,我恨不得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绝其髓。”武则天非常高兴,故授他以左台监察御史之职。为此,时人号其为“四其御史”。【出典】:

  • 卑南县

    清光绪十八年 (1892) 置,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东县。光绪二十一年 (1895) 被日本侵占。古旧县名。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改卑南厅置,治今台湾省台东县西北卑南乡。属台东州。1945年并入台东县。

  • 击壶歌

    同“唾壶击缺”。元王逢《塞上曲》之一:“将军提剑舞,烈士击壶歌。”【词语击壶歌】   汉语词典:击壶歌

  • 胡大正

    【介绍】: 宋建宁崇安人,初名慥,字伯诚。胡寅从子。以荫入官,累迁至泉州签判。时有乱民近临漳,泉与邻境,城门昼闭,忽近郊有持斧者四五十人,士兵捕至,同官欲问斩,大正以为持短斧者不当为攻城之贼,讯之果为樵者,遂释之,时人称其明察。 【胡大正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