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僧官

僧官

管理佛教事务官员统称。十六国后秦以道䂮法师为僧正,是为立僧官之始。南朝宋亦置僧正,梁置大僧正,唐、宋设有僧官衙门僧录司,掌众僧事。辽代上京、燕京设僧录。金代路设僧录、僧正,州郡设都纲,县设维那。元代路设僧录司,州设僧正司,县设都纲司,僧官分别为僧录、僧正、都纲。路以上有总统所或总摄司,有总统、总摄等职。至大四年(1311)二月,仁宗登极,下令罢各级僧司衙门,废僧官。文宗至顺二年(1331)立广教总管府十六所,以僧为总管。元统二年(1334)复罢。明代于中央设僧录司,为掌管僧人之最高机构,僧官设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左、右觉义。地方府置僧纲司、州置僧正司、县置僧会司,僧官分别为正、副都纲、僧正、僧会,均颁度牒。清沿明制。宣统三年(1911),僧官事归民政部管辖。又,喇嘛诸官职,亦称僧官。


【检索僧官 ==>】 古籍全文检索:僧官     全站站内检索:僧官

猜你喜欢

  • 弼疑

    天子四辅官的简称。《汉书·杜邺传》:“分职于陕,并为弼疑。”注:“弼疑,谓左辅、右弼、前疑、后承。”

  • 叩唾壶

    借指壮怀激烈的狂放行为。宋陆游《遣兴》诗: “懑拈如意舞, 狂叩唾壶歌。 ” ●晋裴启《语林》: “王大将军每酒后,辄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便以如意击珊瑚唾壶,壶尽缺。” 另见《晋书王敦传》、《世说新语豪爽》。东晋王敦常酒后咏曹操诗句

  • 弃妇

    【介绍】:刘驾作。此弃妇之词,亦效仿乐府民歌。新人进门,此妇被弃,见男子喜新厌旧,妇之不当被弃。凄惨哀怨,含恨而无可告。

  • 崔庸

    唐末吴郡人。哀帝天祐二年登进士第。工诗。曾于昭宗乾宁初游昆山惠聚寺,见殿基工巧,壁有张僧繇画龙,作腾跃状,为诗以咏之。

  • 祖生先

    源见“祖鞭先著”。表示抢先立功。元王恽《木兰花慢.十三年平阳秩满清明日赋》词:“功名事无有分,且着鞭,休羡祖生先。”

  • 大金县

    旧县名。1953年改靖化县置,治今四川省金川县金川镇。属四川省藏族自治区。1960年更名金川县。

  • 瓮牖闲评

    书名。南宋袁文撰。文字质甫,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不仕,绍熙元年(1190)卒。原本久佚,清人从《永乐大典》辑出。八卷。共四百多条,皆为考订之作,分经史、天文、地理、人事、小学、诗词、书画、衣食、器用、宫室、释道、方技、物产等类。引证颇为繁博。今人校排本另录佚文

  • 水柜

    古代调节运河用水的蓄水工程。即航运专用水库,设闸控制。运河缺水时放水入运;运河多水时回收备用。水柜名称出现于宋代,但此前扬州陈公塘、丹阳练湖等都属此类工程。明清时会通河上的南旺湖、蜀山湖、马蹋湖、马场湖、南阳湖等,泇河和中运河上的微山湖、骆马湖以及江南运河

  • 王洽

    【介绍】: 明山东临邑人,字和仲。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历知东光、任丘等县,有廉能名。擢吏部稽勋主事、考功文选郎中,注意搜罗贤才。及魏忠贤专政,被斥。崇祯初擢兵部尚书,会清兵入关,阁臣周延儒言其疏于防御,调度乖张,下狱瘐死。 【王洽作品 ==>】 

  • 盐关

    亦名太平关。在今广东南雄县南城。《方舆纪要》 卷102南雄府保昌县: 盐关 “在府南城。明天顺二年,抚臣叶盛奏置,以榷盐税。成化以后,屡经修葺。《志》 云: 府南有太平桥,跨浈江上,桥之南,即盐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