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飘瓦虚舟

飘瓦虚舟

《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又《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偏心之人不怒。”后遂以“飘瓦虚舟”比喻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清 查慎行《惠研溪庶常从京邸寄到吴超士〈见怀诗〉四章次韵奉酬并简研溪》:“飘瓦虚舟岂有因,谁当入爨惜劳薪。”


并列 飞来的瓦和虚来的船。比喻凭空害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语本《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又《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清·查慎行《惠研溪庶常从京邸寄到吴超士〈见怀诗〉四章次韵奉酬并简研溪》:“~岂有因,谁当入爨惜劳薪。”△贬义。多用于人际关系方面。→飞来横祸


猜你喜欢

  • 超然不群

    超脱于世俗之外,不与众人合群。《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偏正 超脱世俗,不与众人合群。《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能作苏门长啸。”△褒义。用于立身处世方面。

  • 王饶

    【生卒】:899—957 【介绍】: 五代时庆州华池人,字受盖。沉毅有才干。后晋高祖天福初授控鹤军使。入后汉以功授镇国军节度使。后周世宗时改彰德军节度使。所莅藩镇,民皆便之。 【王饶作品 ==>】 

  • 徐德祖

    北齐人。与高尚士、曹仲璞等并为当时绘画名手。

  • 角巾

    源见“角巾东路”。角巾,有棱角的方巾,为古代隐士冠饰。借指隐士或布衣。唐 陈子昂《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于是始以角巾应命,褐衣诣阙。”唐 高適《答侯少府》诗:“江海有扁舟,丘园有角巾。”亦指归隐。清 赵翼《黄天荡怀古》诗:“建炎第一终归属,太息西

  • 《唐才子传·李贺》

    唐才子传原文: 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

  • 黄钺复入京。

    应京兆试不第,冬归芜湖。据黄富民《黄勤敏公年谱》。

  • 董建中

    【生卒】:1475—1516 【介绍】: 明山东寿张人,字汤民。弘治十八年进士。授行人,晋御史,不附刘瑾,时摧抑其徒众。 【董建中作品 ==>】 

  • 吴娟娟

    明南直隶青溪人,字眉仙,号麋仙,自号群玉山人。初为名妓,后为闽人林茂之妾。工诗善画。有《萍居草》。

  • 吕维祺

    【生卒】:1587——1641 字介孺,新安(今属河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崇祯时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要。凤阳失守,南京危急,被弹劾除名。归留洛阳,立伊洛会,从者二百余人。著《孝经本义》。洛阳大饥,设局赈济。李自成克洛阳,被杀。赠太子少保。福王时,加赠太傅

  • 锡兰山

    亦作细兰、锡兰。即今斯里兰卡。明费信《星槎胜览》 卷3: 锡兰山国 “其国自苏门答剌顺风十二昼夜可至。…永乐十年,郑和等赍诏敕金银供器,彩妆织金宝幡,布施于寺,及建石碑,赏赐国王头目。其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供,谋害舟师。太监郑和潜备,先发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