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犁庭扫闾

犁庭扫闾

    把庭院耕成田地。把里巷扫荡一平,比喻彻底摧毁敌方居住之所。语出自西汉论述汉胡关系的上书。扬雄说:“往年汉朝发兵平定西北大宛、西南姑缯、东北乌桓、朝鲜、南方两越等边地的征战,短的不过用个把月时间,长的也用不了半年,就耕平了它的庭院,扫荡了它的里巷,彻底摧毁敌方,在那里设置郡县,纳入汉朝的版图,就像乌云吹散,席卷而去一样,毫无后患。只是北方的匈奴与此不同,是中原的强敌大患啊!”后用为彻底摧毁敌方之典,也称作“犁庭扫穴”。

【出典】:

    《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3812、3814、3815页:“单于使辞去,未发,黄门郎扬雄上书谏曰:‘……往时尝屠大宛之城,蹈乌桓之垒,探姑缯之壁,籍荡姐之场,艾朝鲜之旃,拔两越之旗,近不过旬月之役,远不离二时之劳,固己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云撤席卷,后无余灾。唯北狄为不然,真中国之坚敌也。’”

【例句】:

    宋·陆游《上殿札子(己酉四月十二日)》:“以愚臣计之,朝廷若未有深入远讨、犁庭扫穴之意,能于用度之间,事事裁员,陛下又躬节俭以励风俗,则赋于民者,必有可轻之理。” 《明史·范济传》:“伏望远鉴汉唐,近法太祖,毋以穷兵黩武为快,毋以犁庭扫穴为功。” 清·王夫之《宋论·高宗》:“即不能犁庭扫穴,以靖中原,亦何至日敝月削,以迄于亡哉!” 近代·王浩元《清宫十三朝》47回:“且说蕞尔土司,即扫穴犁庭,不足示威。”


见“犁庭扫穴”。


猜你喜欢

  • 倪谅

    【介绍】: 明人。建文时官燕山左护卫千户。尝密告燕府中事,捕杀燕府官校於谅等。靖难后,被捕死。 【倪谅作品 ==>】 

  • 工侍

    宋代工部侍郎的简称。 【检索工侍 ==>】 古籍全文检索:工侍     全站站内检索:工侍

  • 天官府

    官署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为六府之首。以大冢宰卿为长官,设小冢宰上大夫、天官府都上士佐其职,掌管宫廷供奉、侍御、警卫及全国财政收支、赋役调发、百官俸给等事务。在下“五府总于天官之诏”时,成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总管全国各项事务。领司会中大夫、宗

  • 轻躯得百琲

    晋.王嘉《拾遗记》卷九《晋时事》:“又屑沉水之香为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无迹者赐以真珠百琲;有迹者节其饮食,令身轻弱。故闺中相戏曰:‘尔非细骨轻躯,安得百琲真珠。’……”晋.石崇用香为尘末,布象床上,令爱姬等步履其上,无脚迹者赐以真珠百琲(琲,音bèi,珠十贯为一琲,或说为五百枚)后因用为咏美女身轻之典。《西崑酬唱集》卷上《荷花》诗,丁谓一首:“涉江如可采,百琲答轻躯。”

  • 康保裔

    ?—1000 北宋洛阳(今属河南)人。善骑射。后周时屡立战功。宋开宝中为龙卫指挥使,领登州刺史。太宗朝,历知代州、高阳关副都部署等。真宗时,累迁高阳关都部署。咸平三年(1000),契丹攻河间(今属河北),他率部拒敌,兵尽矢绝,援军不至,战死。 【检索康保裔 ==>】 古籍全文

  • 杨尚希

    【生卒】:534—590隋弘农人。少孤,入太学,勤学不倦。年十八,北周文帝令讲《孝经》,词旨可观,奇之。赐姓普六茹氏,擢国子博士。入隋拜度支尚书,为朝廷所重。出为蒲州刺史,在州有惠政。尝引水筑堤溉田数千顷。卒于官。谥平。

  • 刘思祖

    【介绍】: 北魏彭城人。刘芳从子。孝文帝末入朝,历羽林监,梁、沛二郡太守,屡为统军南征,有功。尚书拟封千户侯,为侍中元晖所阻。除辽西太守。于路南奔梁,为梁北徐州刺史,频攻淮北。数年死。 【刘思祖作品 ==>】 

  • 帛远

    ?—305 西晋河内(治今河南沁阳)人,俗姓万,字法祖。僧人。永兴二年(305),以中原战乱,欲潜遁陇西,与秦州刺史张辅同行。辅以其众望所归,欲令返俗,为己僚佐。他不从,至汧(今陕西陇县南)被鞭杀。因名声被于关陇,陇上羌胡本欲率精骑远迎,闻其死,咸愤激欲复仇,遂攻辅军,

  • 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即司工散,見卌二年逨鼎(2件,盛世吉金67頁),西周宣王時期人,名散,擔任周王朝的司工。四十二年五月既生霸乙卯,在周王冊命吳逨的儀式上,擔任儐相。

  • 中贼曹吏

    官名。即贼曹掾史。《后汉书·党锢列传 ·岑晊传》: “太守弘农成瑨下车, 欲振威严, 闻晊高名,请以功曹,又以张牧为中贼曹吏”。汉朝郡国府有贼曹,其掾吏或分左、右、中,主管盗贼事。官名,即贼曹掾史。汉朝郡国府置贼曹,其掾吏有的分左中右,掌管盗贼事。《后汉书·党锢列传·岑晊》:“太守弘农成瑨下车,欲振威严,闻晊高名,请为功曹,又以张牧为中贼曹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