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鶻
【综】 西夏人姓(240)。
《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收载。其注云: “回纥姓。以民族名为姓氏。回鹘即回纥。元有回鹘·萨里。”
【综】 西夏人姓(240)。
《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收载。其注云: “回纥姓。以民族名为姓氏。回鹘即回纥。元有回鹘·萨里。”
指太子太师、太傅、太保。
壮语音译,意为“私奔”。壮族旧时婚俗之一。亦称“卷伴”。流行于广西左、右江流域。旧时,男女青年在歌圩上建立情意,或已私定终身,但因女方已许配他人,或因他故,不能公开行聘,男方遂暗置聘书于女方父母床上,约其女于夜间逃走。女方父母假称失女,声言要报官,但言而不发。经岁余,女既生育,夫妻备礼“归宁”,其父母佯怒,女婿乃请邻里为其讲情,父母收下礼物,而叙翁婿之礼。此俗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杂志篇》及周去
旁观的看得清,当事者反而迷乱。审:明辨。亦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清代翟灏《通俗编.政治.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盐铁论》:‘从旁议者易是,其当局则乱。’”《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旁观见审。”
西藏吐蕃王朝 (约629—842) 古地区名。吐蕃在全境划分为乌如、要如、叶如、如拉等四个军政区域,即乌思藏四如,每个如各置 “东岱” (千户)十个。藏文史籍 《智者喜筵》 则称: 在乌思藏四如之外,吐蕃还以苏毗为一个如,并称在象雄也置 “东岱” 十个。象雄如约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及其西部毗领之拉达克地区。
又名洛水、青洛河。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北之窑河。源出安徽定远县东南,西北流在淮南市东今洛口镇入淮河。《水经淮水注》: “洛涧北历秦墟,下注淮,谓之洛口。” 古水名。又称洛水、青洛河。即今安徽省淮南市东淮河支流洛河。《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八年(383年)淝水之战时,刘
同“白衣苍狗”。宋 杨万里《送乡人余文明劝之以归》诗:“苍狗白衣俱作梦,长庚孤月自青天。” 见“白衣苍狗”。宋杨万里《送乡人余文明劝之以归》:“~俱昨梦,长庚孤月自青天。”
见“功亏一篑”。《尚书旅獒》:“为山九仞(rn),~。”
源见“管鲍交”。指友人对自己的深刻了解和信任。唐 罗隐《东归别常修》诗:“唯惭鲍叔深知我,他日蒲帆百尺风。” 【检索鲍叔知我 ==>】 古籍全文检索:鲍叔知我 全站站内检索:鲍叔知我
在今缅甸掸邦东部,萨尔温江以东、湄公河以西地区。相传其部长有妻八百,各领一寨,故名。元泰定四年(1327)以其部分地区设置蒙庆宣慰司,至顺二年(1331)改置八百等处宣慰使司统辖全境。明洪武时改置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
【介绍】: 西汉东海兰陵人。善为《礼》、《春秋》。《礼》事萧奋,以授后苍、闾丘卿;《公羊春秋》事赢公,以授疏广。世所传《后氏礼》、《疏氏春秋》,皆出孟卿。 【孟卿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