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专权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林甫病死,玄宗因杨贵妃之故,用堂兄杨国忠入右相,委之大权。杨兼领四十余使,又专判度支、吏部,权倾朝野,致使言路堵塞,贿赂公行,朝政紊乱,危机四伏。时安禄山深受玄宗宠信,总握兵权,杨国忠知其跋扈,恐对自己构成威胁,故屡言安禄山欲反,玄宗不听,杨国忠于是多次刺激安禄山,欲其速反以取信于上。终于促成安史起兵,发动叛乱。杨国忠居相位虽仅三年,但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林甫病死,玄宗因杨贵妃之故,用堂兄杨国忠入右相,委之大权。杨兼领四十余使,又专判度支、吏部,权倾朝野,致使言路堵塞,贿赂公行,朝政紊乱,危机四伏。时安禄山深受玄宗宠信,总握兵权,杨国忠知其跋扈,恐对自己构成威胁,故屡言安禄山欲反,玄宗不听,杨国忠于是多次刺激安禄山,欲其速反以取信于上。终于促成安史起兵,发动叛乱。杨国忠居相位虽仅三年,但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在今安徽来安县城内。《清一统志 滁州》: 琉璃井 “在来安县治后。泉极甘洁,虽旱不竭,以琉璃甃砌,水光夺目,投以瓦砾,声若笙簧,久之乃止”。
字佑之,开封(今属河南)人。以方技隶太史局。天信密告端王(即徽宗)“王当有天下。”及即帝位,不过数年,累官至枢密都承旨、节度观察留后,其子中复为閤门通事舍人。政和初,拜定武军节度使、佑神观使,颇闻朝政。见蔡京乱国,每托天文异象以攻京,黜京。张商英方有时望,阴与相结。京党羽劾商英与天信漏泄禁中事,商英罢,天信贬昭化军节度副使,安置单州,流放新州,死。宋开封人,字佑之。以技隶太史局。徽宗为端王时,天信
谓黄河与洛水交汇处及附近之地。《史记封禅书》: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正义》:“ 《世本》 云: ‘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 《帝王世纪》 云: ‘殷汤都亳,在梁,又都偃师,至盘庚徙河北,又徙偃师也。周文、武都酆、鄗 (镐),
相传为上古帝王。《吕氏春秋古乐》:“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或说为炎帝之别号(同上高诱注)。 【检索朱襄氏 ==>】 古籍全文检索:朱襄氏 全站站内检索:朱襄氏
即今山西永和县东南桑壁镇。《清一统志隰州》: 桑壁镇 “在永和县东”。 在山西省永和县东南部。面积183平方千米。人口6150。镇人民政府驻桑壁,人口2050。古为壁堡,桑姓始居,故名。1949年属永和县二区。1954年设桑壁点,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2001年署
字宜老,汝砺幼弟。以汝砺荫为荥阳尉、临城主簿。汝砺死,弃官归葬。宣和初,通判衢州,擢知州事。方腊起义,义兵至衢州,无兵可抵御。汝方坐守孤城,城陷,被杀,赠龙图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谥忠毅。 【生卒】:1056—1121 【介绍】: 宋饶州鄱阳人,字宜老。彭汝砺弟。以荫
即今山西隰县西南午城镇。1938年3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曾在此袭击日本侵略军,粉碎了敌人侵占黄河渡口的企图。
【介绍】: 东汉扶风茂陵人,字季主。马援兄。有才能,王莽时为增山连率。后归光武。 【马员作品 ==>】
明永乐初置小镇安土州,属镇安府。治所在音峒,弘治中移治麽窑甲(今广西那坡县)。后废。明永乐中析镇安峒地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属思恩府。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