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排山倒海

排山倒海

排:推开。倒:翻倒。形容来势凶猛,力量强大。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诗:“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孽海花》二五回:“耳中只听得排山倒海的风声,园中树木的摧折声,门窗砰硼的开关声。”邹韬奋《抗战以来.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千万青年所反映的伟大时代的要求,这种排山倒海的巨潮,是任何顽固势力所不能抵挡得住的。”亦作“回山倒海”。《魏书.高闾传》:“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而盱眙小城,攻而弗克。”


并列 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凶猛强大的势力。语出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闻莺》诗:“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邓贤《中国知青梦》:“防波堤毕竟没能挡住十万知青~的罢工浪潮。”※倒,不读作dào。△褒义。多用于表现力量强大的势力。→翻江倒海 排山倒峡。也作“倒海排山”。


猜你喜欢

  • 刘拯

    【生卒】:?—约1107【介绍】:宋宣州南陵人,字彦修。第进士。哲宗绍圣初为御史,劾范祖禹、黄庭坚等修神宗实录窜易增减,诬毁先帝。又论苏轼狂悖,请正其罪。进右正言,累迁给事中,黜知濠州,改广州。以吏部侍郎召还,迁户部尚书。因反对蔡京编次元祐党籍,罢知蕲州、润州。复为吏部尚书,昏愦不能举其职,左转工部,知同州,削职。

  • 万寿坡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翠竹峰下。清嘉庆《峨眉县志》卷1:万寿坡在“县西南六十里”。

  • 王承烈

    【介绍】:见王绍宗。

  • 徐卜

    读音:Xúpǔ【综】 土族姓。徐卜在土语中意为河边,汉姓为徐(195)。

  • 角尖山

    在今湖南洞口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1武冈州“风门山”条下:“《志》云,州北百八十里有角尖山。山有二,曰大角尖、小角尖,其状如角,周围森耸,路通沅江。”

  • 乙部

    图书分类名。西晋荀勗因魏郑默《中经》,更著《新簿》,分图书为甲、乙、丙、丁四部;以经书为甲部,子书为乙部,史书为丙部,集书为丁部。东晋李充以其时典籍混乱,重分四部,以经书为甲部,史书为乙部,子书为丙部,集书为丁部。自此以后,经、史、子、集之次序乃定,故后人

  • 大勃律

    在今巴基斯坦克什米尔控制区之巴勒提斯坦地区。《新唐书·西域记》:小勃律“或曰布露。直吐蕃西,与小勃律接,西邻北天竺、乌苌。地宜郁金,役属吐蕃。万岁通天逮开元时,三道使者朝,故册其君苏弗舍利支离泥为王”。

  • 鄮县

    ①秦置。治今浙江鄞县东。因位于鄮山之北,故名。属会稽郡。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废入句章县。②唐武德八年(625)废鄞州于句章故城置,在今鄞县南。属越州。开元二十六年(738)于县置明州。大历六年(771)移治今宁波市。五代梁开平二年(908),钱镠避梁太祖曾祖茂琳讳,改为鄞县

  •   十二日,卓人月(1606—1636)生。

    《卓氏遗书》卷二《家传》:“人月,字珂月,万历丙午四月十二日生。”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〇:“卓人月,字珂月,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贡生。有《蕊渊集》。”崇祯八年(1635)贡生。

  • 击壤

    谓歌颂太平之辞。语出《论衡·艺增》:“有年五十击壤于路者,观者曰:‘大哉,尧德乎!’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王维《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之一:“幸同击壤乐,心荷尧为君。”鲍防《元日早朝行》:“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