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孤陋寡闻

孤陋寡闻

学识浅薄,见闻不广。古人通过教育实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问题已经发生,再去禁止,就会发生抵触,不容易接受。超过了年龄再去学习,费力大而又不易成功。杂乱无章地进行教育,而不循序渐进,教学就不会搞好。自己单独学习而没有师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浅薄,见闻不广。同坏朋友交往,就会违背师长教导。讲不正经的话,就会荒废学业。这六条,是教育方法上失败的教训。

【出典】:

《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扦(gà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僻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例句】:

西晋·葛洪《抱朴子·自叙》:“贫乏无以远寻师友,孤陋寡闻,明浅思短,大义多所不通。” 唐·浩虚舟《解议围赋》:“故得学海长清,言仇不起,百家咸凑其轨辙,六籍各分其疆理。是使孤陋寡闻之徒,永愿伏膺而已。”


并列 学识很浅,见闻很少。语本《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卧龙生《玉剑香车》:“小弟~,哪里知道这些事,但不知那‘剑消魔灾’是什么出身?”△贬义。用于描写学识见地。也作自谦词。→管窥筐举 寡见少闻 寡见鲜闻 浅见寡闻 浅见寡识 浅见薄识 才疏学浅 ↔博古通今 见多识广 真知灼见学贯中西 独得之见。也作“固陋寡闻”。


【词语孤陋寡闻】  成语:孤陋寡闻汉语词典:孤陋寡闻

猜你喜欢

  • 王卜怜吉台

    【介绍】: 元人。泰定帝泰定二年官枢密副使,出为陕西参政。文宗天历二年命讨四川囊加台,以母老辞。 【王卜怜吉台作品 ==>】 

  • 槀平县

    唐天祐元年 (905) 改槀城县置,属镇州。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五代唐复为槀城县。

  • 六科给事中

    官名。明洪武六年(1373)置,每科员二人,共十二人,秩正七品。十年,隶承敕司。十二年,改隶通政司。二十四年,置六科都给事中后降为属官,定员四十人,各科员额不等,秩正九品。建文中升秩为从七品。永乐中六科自为一署。洪熙元年(1425),南京六科亦设员七人。后各科员额多

  • 喇碑

    读音:Lǎbēi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原意指“太阳”,以之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

  • 青家驿

    明置,即今甘肃会宁县东九十里青江驿乡。

  • 鲍廷博以进呈所刻《知不足斋丛书》二十六集,得赏举人。

    据朱彭寿《清代人物大事纪年》。《顾千里先生年谱》云:“嘉庆十八年癸酉,奉上谕:鲍廷博年逾八旬,好古积学,老而不倦,着加恩赏给举人。”钱泳《履园丛话》卷六:“(廷博)以治坊为业,而喜读书,载籍极博。乾隆三十八年诏求天下遗书,廷博独得三百余种,赉浙江学政王杰上进

  • 伊敏生

    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御史。嘉靖二十年(1541)曾弹劾严嵩,夺俸一级。官至山东参政。 【介绍】: 明应天府上元人,字子蒙。嘉靖十一年进士。历官慈溪知县,擢御史。严嵩专权时,弹劾无所避忌。官至山东参政。 【伊敏生作品 ==>】 

  • 蔡集镇

    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西北部。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蔡集,人口2400。早年蔡姓在此兴集,故名。1949年后为蔡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6年置镇。产稻、小麦、玉米、棉花等。有装潢、砖瓦、地毯、石粉、造纸等厂。有公路接徐淮公路。

  • 万松岭

    ①在今浙江杭州市南。宋《淳祐临安志》卷9:万松岭“岭上夹道栽松”,故名。南宋时,密迩大内,宅第密布,直至山巅。唐白居易《湖上夜归》诗:“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即此。 ②在今湖北鄂州市西五里樊山下。《舆地纪胜》卷81寿昌军:万松岭“在武昌樊山,临江

  • 苏洞

    【介绍】: 宋绍兴山阴人,字召叟。苏颂四世孙。少时从其祖游宦入蜀,长而落拓走四方,曾再入建康幕府。为诗淬炼清新,在江湖诗派中卓然特出。有《泠然斋集》。 【苏洞作品 ==>】